•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全国两会透露出的“健康中国”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2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已经圆满闭幕,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73件,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约9000件;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913件,其中立案的提案4940件,并案的提案127件,转为意见和建议的提案846件。

  从内容来看,提案主要集中在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健全现代化经济体系、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完善国家机构组织和职能以及公共卫生、国家安全等领域,其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也是代表们关注的议题之一。

  另外,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增进民生福祉等诸多目标也被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持续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1

  加快中医药产业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认为,近年来,中药新药获批上市数量较少,业界对中药新药研发持观望态度,期盼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发展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机制。他建议从加速提升中药新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加强中药材源头控制、推动中药全过程溯源体系建设、提升中药信息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等方面入手,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使中药产品质量更稳定、疗效更好、可及度更高。

  全国政协委员、李锦记集团董事、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李惠森认为,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在加强中医药健康产业科学监管、扩大中医药文化宣传以及合理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尚存创新及深化空间的必要。他建议加强中医药健康产业战略规划、科学监管中医药健康食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落实中医药健康产业社会共治。

  李惠森还提出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企业、媒体、消费者为辅”的平台,强化事前指导,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企业自律、产品升级、健康知识普及等,从而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社会共治。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则建议在脱贫摘帽地区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建立完整产业链,科学定义中医药,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同时,耿福能建议,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和重点实验室的教学以及研发资源,把科技注入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从而保证道地中药材产业链的科学化发展。

  2

  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建议加强医药产业顶层设计、培育行业龙头。李燕建议通过支持与鼓励走在全球前列、处于全球技术前沿的全新靶点与产品开发,坚持将创新作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3

  完善全民健康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世纪荣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荣华建议在《劳动法》中,将健康检查作为规定,同时依托各省区域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健康管理手段及服务模式,做好劳动者的健康管理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璞雨科技创新中心执行董事高钰建议将包容审慎原则落实到数字技术医疗服务的监管中;完善健康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医疗健康领域中数字化创新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副校长李小琴建议将抑郁症纳入医保范畴。李小琴指出,全国抑郁症患者超9500万,成为心理健康问题“重灾区”之一。目前,抑郁症尚未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心理咨询更未能进入医保范围。李小琴建议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将抑郁症防治纳入工会职工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在职工体检项目中增加抑郁症筛查项目。统筹指导公益组织开展心理服务进校园活动,落实各类学校抑郁症筛查,为师生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她特别提到,要细化社会保障措施,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

  4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

  全国人大代表、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建议推进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建立健康养老数据标准体系,将健康数据与养老数据融合互通,形成统一信息资源库。通过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平台,把社区的一些养老人员的健康数据、养老数据、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多元化的、针对性强的、精准的一个服务,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能感受到大数据给他们带来养老服务方面的一个多元和变化,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常青乐龄护理院院长助理李楠楠建议加强养老从业人员专业队伍建设》。李楠楠表示,目前我国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口和流失情况都比较严重,相对于全国1200万失能老人,护理员需要300万,而目前全国只有30万。有数据统计全国养老服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养老行业的比例,第一年流失率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则达到70%甚至更高。李楠楠建议,可以借鉴目前乡村医生从业政策,来缓解各大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紧缺的窘境。

  除了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任职,李楠楠还提出,可以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培训制度,通过培养订单、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建议鼓励开发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普惠养老产品。孙洁认为,国家及各省对康养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高度重视并不代表全方位正向落实,从深化发展康养产业的角度,还需加强康养产业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配套实施机制,发挥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康养产业的激励和牵引作用。

  为此,孙洁建议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优化保险供给支持,定向赋能康养发展;引入金融资本活水,充分发挥市场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袁爱平建议完善推广“居住权养老”为核心的以房养老金融产品。他建议,金融业,尤其是保险业应当借助《民法典》出台设立法定用益物权“居住权”的重大机遇,及时修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推出以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相分离为核心的养老金融产品,保证老年人居有所依。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全国两会透露出的“健康中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