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3·15”晚会,保健品3年没“参加”了,为何?

发布时间:2021-03-1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如约而至,依旧是保健品行业“缺席”的一年。近几年的3·15晚会上,保健品都是报道重点,而现在看下来,这是保健品行业脱离“3·15”黑名单的第三年了。其中因由且听新浪潮记者细细道来。

  关于保健品行业投诉的猜测

  在今年的315晚会中,人脸识别、个人简历泄露、瘦肉精、手机清理软件获取用户隐私、UC和360搜索虚假广告、汽车变速箱生锈、名表维修陷阱等问题被央视财经频道曝光。被点名的涉事企业迅速给出了回应。

  新浪潮记者注意到,今年,保健品行业榜上无名,微博上,也很少有消费者呼吁曝光保健品行业乱象。

  2020年,疫情防控需要,3·15晚会延期。许是因为人们的关注点在于来势汹汹的疫情,也或许是因为限制人员走动保健品行业难以聚集,这届晚会,投诉保健品的声音寥寥无几。

  2019年3月15日之前,媒体纷纷猜测保健品将是可能上315晚会榜单的行业之一。自2018年底“权健”事件发酵后,又接连曝出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科技公司涉嫌传销、山西运城保健品涉嫌诈骗等保健品行业乱象。尽管各地已经对行业开启整顿动作,不少网友仍期待315晚会的曝光能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从而让更多人避免上当受骗。

  同时,央视财经将“问题保健品”列为3·15投诉热点前三名,新浪财经也将“问题保健品依旧猖獗”列为315投诉热点的首位,有媒体称“春晚都曝光保健品虚假宣传了,3·15曝光还会远吗?”。

  事实上,当年“3·15”晚会曝光名单公布后,并未有一家保健品公司上榜。

  保健品行业曾是黑名单“常客”

  有保健品行业从业人员坦言,保健品行业负面颇多,生怕行业被点名,所有从业人员都变成“过街老鼠”。

  2018年,晚会曝光了引诱老人免费体检,借机兜售高价“神药”的案例。据悉,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医院实习生,打着为老人免费体检的名义,伪造体检结果、推销包治百病的“神药”。

  ▲2018年央视315晚会

  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些“神药”是山东某企业生产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价80元到90元。不法分子通过会议营销的方式虚假宣传、诱骗老人购买,售价竟然高出市场价十倍。最终涉案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以诈骗罪被判处3年到7年有期徒刑。

  2017年,老年人频遭保健品“会销”黑手的新闻被热议。

  ▲2017年央视315晚会 来源:腾讯视频

  “糖尿病的人,两个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在陕西白河县的一个会议现场,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的一位讲师正向老年人推销一款名为蜂胶胶囊的保健品,现场80名老年人,一下子就买了23万元的产品。

  在全国各地,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吸引老人参加会议销售产品的方式,在业内被称为“会销”。在这里,一些原本仅仅具备均衡膳食营养、增强免疫力等普通保健功能的产品,正被一些不法商家通过这种方式,将黑手伸向老年人,从中牟利。

  这些销售人员先是利用老人喜欢听好话的特点,送一些小礼品获得老人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法。接下来打出温情牌,和老人拉拢感情,摸清老人身体和家庭状况。然后,再到老人家了解情况,趁机宣导产品知识。

  “会销”号称是开健康讲座,由专家名医讲课,实际上只是徒有虚名。由于已提前掌握了销售人员前期所做的客情资料,这些所谓的专家能“一针见血”说出病情,为老人“对症下药”,老人就心甘情愿掏腰包。

  2015年,“来路不明”的保健品把行业摆上了“祭坛”。72岁的王大妈,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健康,偏爱购买各种保健品,多达30多个品种,投资近40万元。但记者仔细看了看这些所谓的药,大都没有任何批准文号,来路不明。王大妈怎么都不相信,保健品并没有给她带来健康,留下的除了一身的病痛,沉重的外债…

  以至于,“保健品”三个字一出现,就让消费者戴上有色眼镜,连带着正规厂家,从事保健品、保健食品生产的直销企业都信任度大减。

  保健品行业形象扭转原因有二

  新浪潮记者观察市场,近两年,保健品行业的形象和口碑得到了扭转。一方面是市场规范化程度提高,民众的认知更加科学理性,另一方面也是这几年持续展开治理行动有了成效。

  首先,持续地曝光给企业敲响了警钟,也让监管部门看到了问题,采取了行动。

  2018年底,“权健”事件被曝光。从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被依法刑事拘留,一系列行动迅速而有力。针对保健品市场乱象,监管部门贯彻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大整治力度,同时加快构筑科学完善的安全治理体系,规范市场发展。

  2019年可谓是最严监管年。这一年,从《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方案》开启,整治“保健”市场乱象长期工作、长效机制由此形成。

  此后的4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等13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有关情况。关于下一步的工作,联合工作组表示,延续现有的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将认真开展‘回头看’工作。此外,据统计,自“百日行动”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陆续公布了100起典型执法案例,其中53起涉及虚假宣传、虚假广告。

  2019年1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假冒伪劣重点领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提出要开展特殊食品监管专项行动,聚焦“一老一小”,加大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抽检力度。对于保健品行业乱象,需要综合治理,关键还在于规范保健品宣传,根治虚假广告。

  由此,深入开展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也是重要工作。2019年8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明确规定,自2020年1月起,在产品最小包装物的主要展示面上设置警示区,明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语。明确保健品的定位,有利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规范保健品市场发展。

  陆陆续续的监管、整治文件颁布、落地,行业愈渐清明,消费者的判别能力也在强调中得以提升。

  与此同时,大健康产业不断发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保健养生意识越来越强,健康需求提升,保健品行业得以迅猛发展。数据说话,今年3月5日晚间,汤臣倍健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去年全年汤臣倍健实现营业收入60.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3%,实现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同比增长528.29%。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在取得抗疫决定性胜利的而同时,疫情也史无前例成为全民健康教育的课本,国民对于提升免疫力以及健康的需求明显增加。消费者对健康、品质、杀菌等方面的需求大幅提升,带动保健品销量提升。后疫情时代,将是健康产业加速发展的特殊窗口期。预计未来五年我国保健品市场有望保持15%的较快增速,2021年将达到2510亿元。保健品行业必将珍惜这个机遇,规范前行。

  新浪潮记者记忆犹新经典电影《天下无贼》中主演刘德华的一段台词:“他凭什么不设防啊?他凭什么不能受到伤害?凭什么?是因为他单纯啊?他傻?你为什么要让他傻到底?生活要求他必须要聪明起来。”我们希望,生活中少点让消费者“聪明”的事,大家共努力,让消费更安全。

  往年“3·15”晚会曝光案例

  2020年

  1、养海参整箱放敌敌畏;南方海参冒充北方海参

  2、汉堡王:用过期面包,鸡腿排保质期随意改

  3、毛巾生产线的暗黑面:旧袜子旧内衣竟是毛巾生产原料

  4、宝骏560故障没完没了,投诉无处可去

  5、广州万科尚城精装房漏成水帘洞

  杭州春秋华庭问题房被强制收房

  6、美容院推销“步步惊心”:

  “连环计”设套 学生成“小白鼠”

  7、趣头条屡现违规广告,

  “套户”黑产业链浮出水面

  8、嗨学网:销售当面说一套,

  协议背后签一套

  9、手机里的窃贼插件,偷偷收集用户信息

  2019年

  1、高科技灰色产业链,

  涉嫌窃取用户社保信息

  2、家电维修乱象:

  高价推销不必要的配件,小病大修,虚假维修

  3、“714高炮”网贷乱象

  4、电子烟存在潜在危害性

  5、聘证网、猎正网以兼职为幌子为医生“挂证”

  6、发霉原料生产劣质纸内裤

  7、虾扯蛋、爱情王子辣条生产环境脏乱差

  8、普通蛋“化妆”成土鸡蛋

  9、医疗垃圾等回收有黑幕

  2018年

  1、大众途锐发动机质量问题

  2、农村山寨饮料泛滥

  3、食物相克究竟准不准?专家辟谣

  4、买珠宝能抽到大奖?全是套路

  5、营养谣言需要被辟谣

  6、共享单车押金难退

  7、电动车电池过载充电容易发生爆炸

  9、别让孩子穿洞洞鞋乘电梯,当心脚趾卷入缝隙

  10、引诱老人免费体检,借机兜售高价“神药”

  2017年

  1、互动百科词条成商业广告

  2、学生体检沦为公司牟利工具

  3、饲料掺杂违禁兽药

  4、进口食品竟来自核污染地区

  5、NIKE球鞋陷“气垫门”

  6、月嫂证竟是“山寨造”

  7、老年人频遭保健品“会销”黑手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3·15”晚会,保健品3年没“参加”了,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