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东兴侨批馆:让“世界记忆”在此世代延续

发布时间:2019-09-2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 本报记者 韦 佐 文/图

东兴侨批馆:让“世界记忆”在此世代延续

  街口牌坊对联

  进入东兴口岸国旗飘飘的“国旗街”,就会发现旁侧的一条“国门商业步行街”——侨批路。如果稍稍留意,就会看到街口牌坊的那副对联:“百年侨批通闽粤连南亚梦断硝烟,三载信汇传飞鸿救家园路在东兴。”

  从街口往里走,看到一座侨批馆,叫“东兴侨批馆”,侨批馆立面早已斑驳;馆前小广场一个肩挎市篮、斜背雨伞、跨步前行的“批脚”铜像,引得游人到此驻足合影。但“侨批”两个字为何意,“侨批馆”有什么重要的来历,它又何以成为“世界记忆”的一个部分?为此,今年3月下旬,记者再度到此,同时采访了东兴市政协、东兴镇、公园社区的相关人士,冀图擦拭岁月的封尘,让更多人了解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东兴侨批馆:让“世界记忆”在此世代延续

  侨批一

  东兴,曾经的“国际贸易中心”

  东兴沿边沿海,600多年前就有广东广州、潮州和福建等地的商人用帆船运载货物到东兴江平镇销售。越南永安州商人来江平进货,运销东南亚各地。东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程就此开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国东兴与越南芒街的国际铁桥建成,国际海陆贸易通道开通,东兴从此繁荣兴盛。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东南亚多国沦陷。1941年12月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和东南亚各国相继沦陷。香港港口被封,贸易停顿,市场凋落,生产废弛,粮运不继,民不聊生。而东兴作为中国西南沿海唯一对外开放的口岸,更多国际援助的军需品、救济物资及外国商品,源源不断进入,主要通过海运到全国各地,年贸易额竟达数亿元。东兴市原文联主席陆俊菊说,如果不参加东兴政协编写的《世界记忆名录·中国侨批东兴汇路》这本书,她不会想到当时东兴曾经那么繁华:小小东兴,鼎盛时期,商户有3000多家,东兴港常有两三百艘船舶布满沿北仑河我方码头。偏安一隅的东兴,由此代替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位置,而成为国际贸易大通道。香港金融业惨遭日军野蛮掠夺,海上侨批之路被切断,“百年侨批通闽粤连南亚梦断硝烟”,因别无他路,东兴汇路被迫开通。

  据权威史料记载,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广东省仅潮汕地区华侨总数就有250万;福建华侨为206万。当年,华侨在海外大部分以苦力工作为主,他们取得的薪资须由海外寄至国内,以抚养各自家小。特别是1943年,潮汕大灾荒,因受敌祸米荒之害,死亡、流离迁徙者众。东兴汇路开通,危情才得以纾缓。

东兴侨批馆:让“世界记忆”在此世代延续

  侨批二

  “东兴汇路”:危亡时期的“生命线”

  侨批,简称“批”,福建方言或广东潮汕话都称“信”为“批”,俗称“番批”“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侨批业是近代经营华侨汇款和信件的一个特别行业,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海南3省,香港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上海和广西也有部分业务。

  “东兴汇路”是抗战后期,以越南芒街为突破口,以广西东兴为枢纽,将东南亚各国的侨汇线路由东兴沿广西、广东内陆地区秘密转到广东潮汕地区,这样一条蜿蜒曲折的汇路,它是抗战危亡时期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东兴汇路”连接东南亚各国及国内多个地区,全程长达3000余公里。汇路分两段:一段是越南、柬埔寨、泰国到越南芒街,再到东兴镇的国外段;另一段是东兴、钦州、玉林、韶关、兴宁、揭阳的国内段。其中,国内段又分两条秘密通道路线:一条是东兴—钦州—梧州—柳州—贺州—广东连县—韶关—河源—兴宁—揭阳,再进入当的沦陷区汕头分发;另一条是东兴—钦州—南宁—来宾—柳州—桂林—湖南—郴州—广东韶关—河源—揭阳,再转解到当时的沦陷区汕头由各县代理分发,秘密分发到汕头各地以及邻省福建。当年寄送汇、信的“批脚”(相当于当今的邮递员、快递小哥),但由于路程曲折,加之兵荒马乱,搭船,坐车,步行,其艰辛、危险的程度今人难以想象。

  6年前,有媒体采访了当时已年近九旬的“脚批”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后沟村的许允生老人,在澄海沦陷时期,他20出头,干了4年“脚批”。许允生老人回忆说,他的同村人许允全,当时已是40多岁。许允全是他所知道的唯一一位从泰国经越南进入东兴再辗转到潮汕,走完3000多公里的全程“批脚”。

  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送批区域和送批路线,送批工具也颇有特色,市篮、白帆布袋、长柄纸雨伞,是送批远道步行、四乡奔走、来往所必备的“三件宝”。有时一天下来要走近百里路,最多时须送100多件侨批。送批后,“批脚”们还必须一家家将侨眷的回批收集起来,再送回批局,再由批局发往暹罗(泰国)、实叻(新加坡)、安南(越南)和香港等国家、地区。

  “东兴汇路”从开通到结束,虽然只有3年半时间,但由于海外华侨赡家救国的心理迫切,侨批业者透过“东兴汇路”递解侨汇的势态并未受战争因素所阻泄,反呈激增的旺势。

  央视纪录片《海那边》这样评价侨批:“在人们已经收集到的数以万计的侨批中,不仅点点滴滴,汇集起了人间百态,还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地区的民生、文化、经济、交通、金融及至政治等领域,林林总总的变化,这也是侨批不可忽视的价值。”

  2013年春,“中国侨批”向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发出最后冲刺,资深侨批业者陈植芳先生的儿子陈胜生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宣读《从抗战时期的“东兴汇路”试析侨批的世界意义》。当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值得人类铭记的文化遗产。

东兴侨批馆:让“世界记忆”在此世代延续

  馆前小广场的“批脚”铜像和游客

  把侨批馆建成开放门户的一个重要窗口

  虽然“侨批”2013年就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但作为当地人,了解得并不多。

  东兴镇公园社区支书、70后的黄海波说,1957年,他父亲那一辈人就搬到侨批馆斜对面居住,相距不过数十米。他本人也是土生土长的东兴人,但从小到大,几乎不知侨批馆为何物。这几天里,因为事先得知记者来访,他也试着探访了街坊邻里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一辈,发现即便对侨批馆略知一二者也找不出一两个。他说:“我期望更多的人来能了解侨批,了解东兴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丰富东兴的侨文化。”

  作为东兴发源见证的“三街”——建设街、木栏街、电线街,这里是最靠近北仑河铁桥,曾经是东兴街区中最古老、最繁华的街区。但到了90年代后期,“三街”已经严重落伍。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东兴侨批馆:让“世界记忆”在此世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