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看甬城嬗变
发布时间:2019-09-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我们有幸,与共和国一起走进新的时代;我们有幸,与这40年结伴同行;我们有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惠者。
4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如春风,似号角,吹开迷雾,唤醒大地。一次次思想解放,一代代接力前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才是硬道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激荡起振聋发聩的历史回响。
位于祖国东海岸的“海定波宁之港”,一样欣逢“鹰飞鱼跃之时”。一幢
幢高楼拔地而起,一艘艘巨轮鸣笛远航,一位位游子报效桑梓,一个个家庭拥抱和美……宁波,踩着新时代的鼓点,连续五届获得中国城市最高荣誉——“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与共和国相伴跋涉的人们啊,用什么来纪念改革大潮的引航人,纪念不甘沉浮的弄潮儿,纪念这刻骨铭心的40年?如此有限的文字和图像,又如何能够表达13亿人在整整40年里经历和创造的一切,从物质到精神,从心灵世界到宇宙空间?
天翻地覆,我们撷取一抔土;万紫千红,我们摘下一瓣绿。唯愿您手上的这辑专刊,能够化作言志抒怀的一腔心曲,中华奋进复兴大合唱里的一粒音符……
撰文 宁波日报叶向群
---------------------------------------------------------------------------
旧貌新颜
上世纪80年代,宁波轮船码头(现宁波美术馆位置)。当时宁波人去上海和舟山定海、沈家门、岱山等地均从这里起航。另外,渔船所需的冰块和捕获的零散渔货,也多在这里中转。(水贵仙 摄)
上世纪80年代末,宁波老外滩及轮船码头。(潘行正 摄)
宁波老外滩时常被人们与杭州西湖天地、上海新天地相提并论。图为老外滩酒吧一条街。(应加能 摄)
位于宁波南部商务区的宁波商会国贸中心于2011年1月11日落成,主楼高228米,曾以宁波第一高楼而雄踞甬城高层建筑之首。(陈顺意2017年9月摄)
1996年,宁波天一广场开发建设前那片星罗棋布的居民区和老街古巷。
2018年,天一广场新貌。它是我市首个超大型城市中心商业广场。(周建平 摄)
位于宁波市三江口江北岸的老外滩,唐代即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1842年《南京条约》后宁波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不久外滩便成为英、法、美三国侨民的居留区域。近代,“宁波帮”也是从这里出发,纵横捭阖,“商行天下”。
2005年,投资六亿元的宁波老外滩重新开埠,一批中西风格的旧建筑被赋予商业经营功能,老外滩集餐饮、购物、演艺、休闲于一体,成为时尚的历史文化街区。
与老外滩一江之隔的天一广场,是新世纪宁波打造的第一座中央商务区,地块总拆迁面积23.56万平方米。天一广场是宁波最热闹的“城市客厅”。
港城气象
2016年,吉利汽车生产线。 (水贵仙 摄)
1982年,镇海港煤码头。1978年12月,镇海港第一个码头落成。 (李浙东 摄)
雄伟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夜晚犹如长龙卧波,展露出迷人身姿。
2007年,宁波港北仑港区。宁波舟山港全年货物吞吐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一。
2014年9月14日,潜龙社区组织金婚老人乘坐开通不久的地铁。 (张汉楚 摄)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中央、部、省级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宁波,我市聚集了一批石化、电力和港口建设为代表的大型工业企业。作为一名镇海人,我近水楼台先得月,为宁波大工业的发展历史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图片资料。”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镇海区文化馆原馆长李浙东
“连接三江六岸,贯通五湖四海。桥,在港城宁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上海铁路局宁波车务段员工,我对桥梁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许平
“2009年6月26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开工建设,2014年5月30日,1号线一期正式通车;2015年9月26日,2号线投入试运行,3号线、4号线开工……这是宁波人民继‘大港梦’‘大桥梦’之后实现的又一个美梦。”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宁波市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张汉楚
游子情怀
1989年包玉刚夫妇回庄市参加父亲铜像落成典礼后,在当年新婚的床前留影(右为时任宁波市市长耿典华)。(李浙东 摄)
1991年4月,邵逸夫先生第三次回故乡——镇海庄市邵家。 (李浙东 摄)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改革开放40年 看甬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