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阿里等业界大咖聚集厦门谈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9-09-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昨日上午,第18届世界商业领袖圆桌会议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聚焦“人工智能改变未来”。
在产业智能化趋势下,人工智能正成为促进贸易投资快速增长的新动能。那么,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听听华为、阿里、云知声、瑞为等业内大咖怎么说。
昨日上午,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18届世界商业领袖圆桌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改变未来”,邀请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行业专家,互联网、通信巨头、AI独角兽企业、知名贸易投资促进机构等负责人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热点话题、前沿技术,以及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副市长李辉跃出席并致辞。
此次会议由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世界贸易中心协会联合主办,厦门市贸促会、厦门国际商会策划承办。
人工智能发展期待更多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行业专家在会上围绕热点话题、前沿技术进行深入研讨。
人工智能对产品开发、服务创新、产业升级具有强劲的驱动作用和“头雁”效应。为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形成产业新动能,本次大会专业呈现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方面的特点和落地应用的差异,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在三次产业场景下落地和跨界融合的可行性。与会嘉宾先后从AI芯片开发、自然语言处理、声纹识别、机器人技术、5G通信设备等技术的实现及应用逻辑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声纹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技术。在昨日的论坛上,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李海洲从其研究的声纹识别领域指出了当前人工智能研究面临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安全性、通用性和学习能力。他形象地将人机协同和人工智能开发,描述为“授人(机器)以鱼不如授人(机器)以渔”。他说,让机器学会学习,是时下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东南总部董事长康恒从市场角度提出,人工智能正进入飞速发展黄金阶段,目前最需要的是技术的突破,尤其是算力的提升。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对人工智能需求迫切,对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种模态的组合已经非常必要了,今天大量的应用场景还只体现在单一的数据维度。
华为一直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华为云全球合作伙伴生态部副部长、CTO蒋国文指出,未来将是一个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社会,人工智能是技术的组合,包括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将为各行各业带来融合创新和溢出效应。目前人工智能遇到两个较大的问题,一是贵,人才稀缺,算力成本也高;二是难,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门槛高,技术应用难,这是当前需要创新和克服的。
赋能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参加世界商业领袖圆桌会议的嘉宾认真聆听专家演讲。
当下,广大人工智能企业正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尤其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养猪场实行实时管控,为猪戴上可穿戴设备,跟踪猪的行动轨迹、健康情况、体温检测等。北京农信互联副总裁、研究院院长于莹在讲述“智能+养猪”探索与实践时提出:以猪联网为平台,以猪为圆心,形成养猪生态圈,形象地说明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精准管理、提升养殖业效率的崭新业务模式,激发了现场专业听众的强烈兴趣。
“AI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近年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个赛道里入局的选手越来越多。”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经理陈钱江说,在整个涂鸦赋能的产品生态里面,目前他们已经实现用一个App去控制所有的跨品牌、跨品类产品的互联互通。现在涂鸦已经能够实现八大品类,分别是电工照明、安防、小家电、大家电、健康娱乐和传感。他说,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需要一个运营过程,这期间涉及很多行业,这些应用不仅是简单的设备智能化,还有运营手段带来的应用迭代以及消费者的接受度和使用习惯。
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安防事业部总经理詹红梅介绍了瑞为多年来在人脸识别技术和商业落地方面的探索。目前,瑞为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场、展会、商场、科技园区、写字楼等多个实际场景。
如今科沃斯机器人正应用于多个领域。科沃斯商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纪冬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不是一回事,服务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的底层技术通过智能机器载体与平台,实现行业智能化。
为充分利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和创新资源优势,增强圆桌会议的实效,昨日下午主办方还配套举办了人工智能产业推介对接活动,为国内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搭建平台。
[观点]
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李海洲:
人工智能发展面临三个问题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三个问题。
一是安全性。人工智能的准确性跟安全性是一对矛盾,这些年该领域的专家都在努力,现在很多人工智能产品是准确性和安全性平衡的产物。
二是通用性。人工智能是一个专用智能,还不是通用智能。人工智能还不能像人一样,换个地方、换个场景都可以通用。如人脸识别,人工智能还无法实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用。
三是学习能力。用于做人脸识别的机器做不了语音识别,做语音识别的做不了指纹识别,每一个都只是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没有学习能力。现在我们正尝试设计一些人工智能的算法,让机器学会学习——这是时下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
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东南总部董事长康恒:
对人工智能需求最迫切的是物联网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浪潮的到来,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布局,中国也在2017年开启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划,推动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和行业的落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华为、阿里等业界大咖聚集厦门谈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