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举办AI机器人帮你分类垃圾
发布时间:2019-09-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应用场景是现阶段AI发展的重要决胜场,人工智能正逐渐走进我们的工作、生活。
去年12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目标到2020年,打造6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
今年4月,上海市首批12个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开建。今年7月,上海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也正式“发榜”。
8月29日至31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浦江两岸举办。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哪些难题在AI的助力下能得以破解?不少人工智能应用已经给出答案。
垃圾车可自动识别垃圾桶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垃圾分类”成了家家户户必做的“功课”。
AI可以帮忙分类吗?
在张江人工智能岛,一款可以自动分类的AI垃圾桶已经正式“上岗”。将一只已经喝完的矿泉水瓶子投入垃圾桶内,垃圾桶便会快速识别出这是“可回收垃圾”,然后通过翻转设置便可将其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内。
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垃圾桶将更广泛地应用开来,让垃圾分类变得更简单、更高效。今年7月,上海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正式“发榜”,“人工智能在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应用”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相关场景需求内容,未来的智能垃圾箱房,可以进行生活垃圾图像采集和识别,智能提示投放分类垃圾桶,当居民投放错误时可立即发现并报警,对湿垃圾中的典型干垃圾杂质进行警报提醒,可识别的杂质类型还可通过智能学习逐步增加。
在生活垃圾分类清运方面,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清运车可自动识别分类垃圾桶,并进行收运,确保分类收运。通过车载摄像和图像传感设备,记录小区湿垃圾的收集过程,在湿垃圾倾倒入车时,进行杂质识别并记录报警。
在垃圾处理中转站,自动分类机器人或智能抓斗,可通过机械手抓取各种形状的垃圾,识别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并放置到不同的回收处理装置中。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中转入集装的垃圾,判别垃圾批次质量,预防之前的漏检以及危险物品。
对于部分人群不便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问题,居民可以通过APP下发指令,GPS垃圾回收机器人接到命令后,启用自身的GPS和运动传感器前往定位住户的指定地点,帮助居民将垃圾自动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内。
个性化定制课程安排
16岁的学生学高一课程、17岁学高二课程、18岁学高三课程,虽然学校不同,但各所学校都是按照学生的自然年龄来统一安排课程。
但面对学生偏科的问题,比如说一名高二学生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高三水平,语文水平却还在高一,应该怎么办呢?
目前,上海市市西中学正在探索“AI+学校”建设,未来通过AI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平台,学校可为每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上海市市西中学副校长林勤介绍说:“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对每个学生不同学科的水平进行鉴别,以学生学业水平与发展状况来安排课程。比如说,一名16岁的学生,可以学习高一的数学、高二的语文、高三的英语,实现个性化的‘走班制’。”
上海市市西中学校长董君武表示,改变学习模式并不简单,学校前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数学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将高中数学知识点细分到不能再分,构建知识图谱;然后再组织优秀教师录制教学视频,每个知识点5-8分钟。在练习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包含不同程度、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几千道题目的基础题库,通过针对性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同时通过AI系统,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知识点和题目的针对性推送,实现个性化学习。
智能化预判“避开”台风
在“AI+工业互联网”方面,人工智能也在大显身手。
对于风力发电机来说,把握好风速、风向至关重要,风太大可能会损毁风机,风太小的地方又难以发挥其作用。从“靠经验”到精确分析、智能化预判,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几日,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在直面台风之前,不少可能会受到影响的风场已经早早做好准备。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系统预测显示,两小时后台风可能会影响某个风场时,就会提前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停机保护工作,将所有风机停机、桨叶锁死,防止台风过境时损坏风场,同时使得风机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
这里提供预测信息的就是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平台——“风云”系统。
上海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艳介绍说:“以风电机组选址为例,以前是靠经验选址,现在通过这个系统,对之前4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化选择出受灾害影响最小的位置,为风场选址、风机排布提供参考。”
据介绍,以前风机检测都是人工定期进行,通常是半年或者一年检修一次,而现在通过“风云”系统,可以对“风机何时可能产生故障”实现精准预判,从而避免重检和漏检,大大降低运维成本,提升效率。
多场景AI试点逐步推进
上海的人流、物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天然试验场。
据相关报告显示,全国已有1/3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尤其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脑智工程等领域具有较强话语权。
去年12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
今年4月,全国首批12个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在沪开建。今年5月,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在上海浦东启动建设。
7月2日,上海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也正式“发榜”,继续采用“揭榜挂帅”机制,欢迎全球人工智能优质场景解决方案。
第二批场景需求主要包括世博地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区、上海地铁智慧视觉应用、上海公交主动安全智能预警防控、智慧上图、徐汇区心血管疾病全周期智能服务、智能乒乓球教练、智慧云学校等场景。
下一步,上海将持续完善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生态,到2020年形成60个AI深度应用场景、6个创新应用示范区,全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举办AI机器人帮你分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