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台风侵袭下的“风雨未归人”:守望相助筑就温暖屏障
发布时间:2019-08-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浙江各地开启抢险救灾模式 地方供图
中新网杭州8月10日电(记者 奚金燕 林波 范宇斌)从风雨飘摇到惊涛拍岸,从漫天暴雨到滚滚洪流,10日凌晨,超强台风“利奇马”挟风裹雨而至,登陆浙江。一场灾难,就是一场考验。在这个惊心动魄的不眠之夜,有一群“守护者”,他们穿梭在狂风暴雨,跋涉在山间村道,为一座城市筑就了温暖屏障。
浙江各地开启抢险救灾模式 地方供图
冒着风雨“三顾危房” 转移安置村民
9日晚,台风“利奇马”直扑浙江沿海一带而来,广播、电视滚动播放着抗台避险紧急通知,天台县洪畴镇村干部的心也紧紧揪着。
位于洪畴镇的二百央自然村是高山村,村内多留守老人,房屋破旧不堪,随时可能引发险情。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大早就上山巡查,排查隐患点,转移危房户。一路上,毛竹、树木倒伏在路上,纵横交错,十分崎岖。
潘大爷夫妇俩的房子是60年代建的木结构房屋,镇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去劝说老人尽早搬离,可老人嘴上答应,却迟迟不肯动身。
9日傍晚,村干部章洪超再次顶着风雨,穿过崎岖的山路,来到潘大爷家,“叔,雨越来越大了,我们走吧,车已经在路口等了!”
“我们这是山坳里,风打不到的,我们住家里没事的。”固执的潘大爷再次拒绝了。
村干部深知老人迟迟不肯转移,一是不放心家里,再就是怕打扰别人。为让老人家安心转移,章洪超一边让老人家在外打工的女儿进行劝说;一边跟老人家耍起了“无赖”,一屁股坐在板凳上,说:“你们不走,那我也不走了,省得来回折腾。”
看着村干部们忙前忙后,全身淌着汗水和雨水,潘大爷最终松了口。于是,村干部立刻帮忙收拾衣物床被等生活物资,将其转移到就近的村民家中,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等台风警报解除才能返回家中。
受灾现场
与台风赛跑的转移 一个也不能少
随着台风的不断逼近,天台县三州乡普降大雨。望着头顶黑压压的乌云,三州乡组织委员范潮铸不禁担心起石岭村双墩自然村下山移民临时安置点的几位老人。拿上雨伞,范潮铸和同事冒着疾风骤雨来到了双墩村,劝说老人转移到安置点。
“没事,你看现在雨也不大,我住这儿挺好的,搬来搬去太麻烦了。”
“阿姨,咱们不能心存侥幸。您看,路那么崎岖,万一晚上大风大雨来了,我们进不来,您出不去,可怎么办好?”经过耐心地劝说,范潮铸最后总算说服了几位老人。
“人数不对啊,六个人还差两个,贾观兴和王再仙呢?”范潮铸仔细检查安置点后,发现有两个人未在,顿时着急起来。一打听才知道,他们不听劝阻,冒雨上山采茶叶去了。
眼见雨越来越大,范潮铸顾不上危险,急忙沿着小路上去找人。通往茶园的路本就崎岖难走,雨一下更是泥泞不堪。范潮铸深一脚浅一脚走了20多分钟,找了好几个茶园都没看到人。村里的网格员夜王春燕闻讯赶来,帮着一起找,终于在半路上遇到了采茶回来的两人,此时大家早已全身湿透,互相搀扶着,慢慢往回走去。
看到每个人安顿下来,一个也没少,范潮铸这才舒了一口气。村民连连感谢,“你们真是太好了,这么关心我们,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是我应该做的,台风来临,保证你们每一位的安全是我最大的责任。”说完,范潮铸又转身投入到了抢险救灾中去。此时,夜更深了,风更大了,雨更急了。
受灾现场 象山县三防办提供
连续工作近20小时 村干部突发脑出血
就在范潮铸和他的同事“彻夜未眠”时,距离天台百里之外的宁波,同样有一群“风雨未归人”。9日深夜近12点,屋外风雨交加,宁波市姜山镇墙弄村村支书翁阳明巡查村情回村后,倒在了办公室,初步判断为脑出血。
事发前,他已经连续工作近20小时。墙弄村村主任陈忠孝回忆说,当天傍晚6点左右大家都在巡村,去往年各个容易进水的点位查看,还劝说转移了一位80多岁的老婆婆。
晚上11点,陈忠孝接到险情说墙弄村54号存在部分墙体倒塌可能,翁阳明却“一反常态”地在电话里说:“有点不舒服,这事要不你跑一趟现场吧!”
“书记平时做这些事总是跑在前头的,我想着这些天村里事儿这么多,他可能累了。”陈忠孝回忆说,当他把住户安排到学校安置点后,拨电话和翁阳明联系时,却发现对方说话有点糊涂了。
不放心的他赶紧跑回村里,只看到翁阳明无力地坐在地上,虽然有意识,但身体已无法控制,医生初步判断为脑出血,随后被送往了医院。
“书记平时身体挺好的,最近村里确实事多,他一直在加班加点。”陈忠孝表示,听闻书记突然中风,大家都很难过,也纷纷表示更要坚守好岗位,做好灾后自救工作,让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他放宽心。
过去的12小时,对于坚守在抗台一线的他们而言,可能是工作中平凡的12个小时,但也是在台风夜中极不平凡的12个小时。台风中,一切平凡都成为了特殊。如今,风未歇,雨未停,守望依然在这片之江大地延续……(完)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记台风侵袭下的“风雨未归人”:守望相助筑就温暖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