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科学治理草原 实现人畜草鼠虫平衡共存 ,农业资讯,农业网新闻频

发布时间:2019-06-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我国拥有4亿公顷草地,占国土面积的41.7%,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草地资源的其它功能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休闲旅游等正逐渐显现,为人们所重视。所以,对草地资源的保护修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知道,在广阔的草原上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有许多种昆虫和鼠类。当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生物相互依存,维持着一定的种群密度,和谐地生活着。
  在这一平衡系统中生活着的适当数量的鼠虫,虽然也取食少量的植物,但不会影响它的正常发育,还有助于系统内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少量鼠类的挖洞活动可以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鼠的粪尿可以肥土,鼠尸腐烂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鼠洞可以吸纳一定的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等。例如,高原鼠兔作为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不仅可避免许多以鼠兔洞穴为巢的共生物种和它们的捕食性天敌动物的灭绝;同时,鼠兔的挖洞造穴活动还能促进草地营养物质循环,而增加植物的物种数量。
  对于昆虫,也具有同样的功能。有一个常识,那就是昆虫有益虫和害虫之分。其实,有很多昆虫是很难确定其“害”或“益”的。比如芫菁科昆虫,其成虫大量取食危害豆科牧草,而其幼虫却主要以蝗卵为食;再比如蝗虫,它本身就是草原上许多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因而构成草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之一,所以也就不能片面地强调它的危害性而忽视其有益的方面。据估计,自然界中97%的昆虫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草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多年来,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加之人们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注重与草原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单纯追求人的利益的最大化,对它进行掠夺式经营,长期超载过牧,导致草地发生退化、甚至沙化。草地退化的主要表现是牧草的高度下降和盖度降低,这对鼠类的活动和蝗虫等以卵在土中越冬的害虫的繁衍非常有益,就为鼠虫的暴发成灾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据统计,目前我国草原总面积中约1/3超载过牧,约九成的草地面积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1/10的草原每年都要受到鼠虫害的威胁,因此造成的直接牧草损失约50亿元。
  从1958年我国在青海省首次实施大面积草原灭鼠以来,草原害鼠危害程度有了大幅度的降低,灾害发生周期也大为延长,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草地的退化、沙化。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单纯采用药剂防治鼠害虽然快速、高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物又容易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使鼠产生抗药性等,造成草地生态系统失衡,环境生物多样性降低,又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对虫害的防治也有类似的经验教训。
  全国畜牧总站作为国家级负责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的职能单位,带领全国的同行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防治效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的教训。为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组织国内草原植保专家及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按照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科学理念,积极探索防控草原鼠虫危害的新方法,如招鹰灭鼠、器械灭鼠、招引椋鸟控制蝗害、牧鸡牧鸭治蝗以及利用微生物(肉毒素、绿僵菌、微孢子虫等)控制草原鼠虫害等,技术成熟后积极向全国推广;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草地鼠虫害预测预报力度,努力探索建立国家—省区—地市—旗县—农牧民五级测报网,力求精准测报,科学、环保地组织防治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副作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保障草地畜牧业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的人-畜-草-鼠(虫)共存关系,从而实现对草地有害生物的持续治理(SPM),实现人与自然及其生物的和谐相处。 

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科学治理草原 实现人畜草鼠虫平衡共存 ,农业资讯,农业网新闻频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科学治理草原 实现人畜草鼠虫平衡共存 ,农业资讯,农业网新闻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