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打假报告资讯篇:今日头条联合科普中国首次发布
发布时间:2018-04-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今日头条联合科普中国首次发布3·15资讯打假报告。
每年的3月15日,都是关注商品质量和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节点。近日,今日头条联合科普中国正式发布3·15资讯打假报告。报告认为,伴随着消费升级,资讯作为一种基础性消费品,其质量更应该被严肃对待。
报告中首次披露今日头条反谣言技术路线图,其中先审后发的审核机制,使每一条资讯内容都经过人工核查和机器识别双重把关。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媒体、垂直领域的权威机构形成了反谣言的联盟,在今日头条平台上主动产出辟谣内容。
拦截国内国际谣言,视频类占比43%
网络谣言的影响有多大?在报告调研的近3万名受访者中,过半受访者认为目前网络谣言现象严重,其中用户感知高发的领域是健康生活、民生、文化娱乐。今日头条2017年初建立谣言库,对谣言内容进行智能识别归类,目前已经识别和归档了社会、健康和娱乐等领域超过2万多个谣言事件,40万篇谣言文章。
根据报告中的移动端谣言洞察披露,目前谣言类型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被拦截的谣言中,视频类谣言占比43%,谣言发文时间集中在21-22点之间,这与普通用户浏览资讯的高峰时间段基本吻合。
反谣言技术强化社会责任
除了禁封传播谣言的账号之外,还建立了反谣言的长效机制。在2017年,今日头条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成立AI反谣言研究联盟,将NLP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反谣言,提高反谣言的技术手段,及时阻断谣言传播。
报告显示,今日头条辟谣频道精准分发辟谣文章总计阅读1.17亿,辟谣内容中提及最热的三个词汇是:朋友圈、网警和疯传。
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介绍,今日头条很早就意识到辟谣文章传播的问题,于2016年12月上线了精准辟谣功能。“通过技术,我们可以明确识别看过谣言文章的用户并将辟谣文章准确地在他的信息流里展示,这也意味着有多少人看过谣言文章,就有多少人看过辟谣文章。”这个技术一举解决了辟谣文章传播的“千古之难”。
内容资讯质量在3·15被重点关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细胞内完成信息的交互与自净,是减轻谣言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避免父母因各类谣言遭受损失。”3·15资讯打假报告认为,强关系(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影响对于辟谣是比较有效的,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和健康养生领域,“既净化他们所处的网络环境,也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连接,辟谣本身也成为一种情感表达”。
报告显示,用户举报可以有效提前遏制谣言的传播。除了用户的主动举报,用户的相关评论内容、有特征的点击操作都可能触发谣言识别、标题党识别等模型,更加有效实时监控谣言在内的低质内容。
因此,今日头条与科普中国共同发出倡议:资讯作为涉及消费者范围最广的商品品类,我们希望在3·15期间重点关注资讯质量。
原标题:今日头条联合科普中国首次发布3·15资讯打假报告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315打假报告资讯篇:今日头条联合科普中国首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