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滴滴顺风车事件多方引领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18-11-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多方引领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8月24日,在温州乐清发生了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滴滴出行再次陷入舆论的关注之中,距离上一次类似的悲剧发生,仅仅过去3个多月。
在公众对“温州滴滴事件”的关注过程中,我们看到,《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持续发声纷纷表态,指出滴滴在管理上的严重问题,并提示其进行整改。同时,各地方媒体也纷纷寻找不同角度关注此事。
关注热点事件,媒体正确引导舆论
生命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任何时候都不容挑战。“温州滴滴事件”虽是个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值得深思总结。《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示,滴滴遇害女乘客死于谋杀,死于推诿扯皮,死于相关机构的麻木。随后《人民日报》刊文称,网络资本不能只有“资本思维”,表达了“防止悲剧重演,平台企业是最重要一环”“互联网企业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必要的管控体系”等观点。
针对此次事件,8月26日,新华社也发表时评文章《滴滴命案:每个“假如”都是滴血的漏洞》,针对此事质问道:滴滴的安全底线在哪里?文章称,滴滴屡罚不改甚至屡罚屡犯,折射出企业对安全底线和社会责任的漠视,监管部门不能仅寄希望于企业自身整改,而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堵住漏洞。
网约车再出悲剧,8月28日,《光明日报》也刊发评论文章《网约车安全风险需警企共管共控》指出,顺风车遇害案件发生概率很低,但发生之后对悲剧当事人及其亲属而言,就是100%的不幸。考虑到这是近4个月内被曝光的、发生在顺风车上的第二起命案,这起悲剧显然更需要深刻反思。
除了中央媒体的大力关注,更多媒体也尽力还原事件,其中,《新京报》连发多篇文章,复盘事件原委、对话受害人家属及犯罪嫌疑人家人,探寻事件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其系列评论《在人面前,多少金钱都是微不足道的》等,鞭辟入里、力度十足。
而滴滴出行运行情况如何?有哪些网约车平台可供选择?交通部门如何监管规范?带着这些疑问,《南方日报》派出记者采访了网约车乘客、司机、部分网约车平台工作人员以及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以期通过呈现包括滴滴在内的网约车运营状况,为网约车未来的走向提供借鉴。
《经济观察报》则将关注点放在了滴滴数据如何尽快接入监管平台,以及接入监管平台可能会由于标准不统一而影响监管效果等内容,角度独特且内容客观,让人读后对该事件更深层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教授刘宏表示,在这一事件过程中,媒体报道的关键词是问责,在事故问责中,传统媒体有更多的权威性,可以对滴滴这样的大企业有更大的舆论影响。同时,通常越是自媒体十分活跃的事件,往往更需要主流媒体进行舆论引导,这是今天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因为这样的事件常常是在一开始出现扑朔迷离的状态,读者需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背后是什么?意义在哪里?及时回答百姓的疑问有助于快速建立舆论导向的制高点。
促进问题解决,报道由表及里推向深层
“温州滴滴事件”之所以被推到舆论漩涡,自然是公众对生命凋零的痛心,从空姐案到乐清女孩案,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已不能仅仅用“偶发事件”来解释。“作为社会公器,媒体有责任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更有责任剖析其中的原因,由表及里,推动体制性问题的解决。”《济南时报》总编办主任邵显亭表示,从媒体的关注方式来看,更为理性地分析其中的原因,成为众多媒体共同的责任所在。以《济南时报》为例,除了关注夜间打车的安全问题,更质疑了滴滴所谓的整改措施,在《又一女孩遇害!滴滴顺风车咋整改的?》这篇文章里,发出强烈质疑:为什么丧心病狂的恶魔,可以继续藏身顺风车司机里?为什么保护乘客的机制,没能发挥任何效用?从一个女孩遇害到另一个女孩遇害,滴滴做了什么?一系列发问,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温州滴滴事件”涉及民生,因此,民生新闻在第一波报道中表现突出。8月26日,《钱江晚报》在头版选择汇总网友对此事件的观点,同时,打破常规的头版设计在朋友圈不断刷屏,“良心”之说击中了公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并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的前列。
“在挖掘真相的基础上提供观点,是突发事件报道的重要一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钱江晚报》执行总编张亮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本次事件的评论组织中,《钱江晚报》一方面深入探讨网约车存在的管理问题,同时强化建设性,把“如何共建网约车安全运行体系”作为重要议题。在发挥本报评论员力量的同时,《钱江晚报》注重反映网友和专家两类人群的观点,做到群众性与专业性的结合。同时,组织法律、社会、传媒、社会治安、网络安全等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集思广益。这些报道,不仅体现了专业媒体的深度,也体现了主流媒体作为社会建设者的担当。
此外,《参考消息》刊发的《让人滴血的滴滴:除了讨伐,我们还可以这样做》则通过对比国外处理此类事件的方式方法,并从监管、技术、管理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法。
澎湃新闻也发长文,质问滴滴奸杀案:隐私权与生命权孰轻孰重?对质疑声中的滴滴客服行为通过法律专家的解答进行了客观评判。
“在这些关于滴滴顺风车的报道中,《中国新闻周刊》第33期的封面报道《滴滴畸变》让我印象深刻。”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宣海林谈道,其3篇文章包括对滴滴公司发展轨迹的全面梳理;对滴滴发展壮大背后资本力量的深度挖掘,分析了滴滴短时期内急速崛起的背后力量和监管复杂性;对治理和监管滴滴的理论分析和建言。3篇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简述“温州滴滴事件”的基础上,给出了出现此次事件的公司管理层面上的原因,并对加强监管和治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的情况下,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梳理和综合能力,相比较其他媒体的报道方法,《中国新闻周刊》避开细节的挖掘,集中对导致此次事件的管理层面的原因进行了历史梳理和深度挖掘,并对导致这种管理漏洞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再挖掘,这样的角度新颖,能够为我们客观冷静地思考提供翔实可靠的资料。”宣海林说道。
警惕自媒体, 避免非理性传播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关注滴滴顺风车事件多方引领显主流媒体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