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吉利叫板滴滴 网约车大战上演2.0:搅局还是纸上谈兵?
发布时间:2018-10-3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京东、吉利叫板滴滴 网约车大战上演2.0:搅局还是纸上谈兵?】8月以来,京东、58、顺丰、哈啰先后传出入局网约车行业。10月25日,交通部确认目前在部分城市获得运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已经超过100家。(时间财经)
不计成本投资已成过去。
半年内两起“黑天鹅”事件,让网约车寡头滴滴几乎陷入绝境。交通部等十部委联合进行的网约车行业专项检查最终结果尚未公布,滴滴命悬一线。
同行们并未退却。老对手中,缓过气来的易到接手了不少滴滴的快车车主,继续充值满减的营销活动。顺风车行业老二嘀嗒则在坚持顺风车业务继续的同时,牵手哈啰出行加码出租车。旗下已有曹操专车的吉利,则传出与戴姆勒合资成立网约车公司的消息。
新入局也都实力雄厚。8月以来,京东、58、顺丰、哈啰先后传出入局网约车行业。10月25日,交通部确认目前在部分城市获得运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已经超过100家。
百家平台混战,看起来竞争充足。但在目前的监管条件下,合乎要求的司机难以增多。因为近期的约谈检查频繁,在滴滴上叫快车越来越难,侧面说明快车司机们在流失。
更需注意的是,9月10日交通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加强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安全管理紧急通知》明确表示,将在12月31日之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网约车司机和车辆。
叫车平台增多,司机运力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如何解决?
时间财经同时注意到,新增的几家网约车玩家中,多数并未开展实际运营业务,基本是绑定现有网约车平台,本身只是一个导流入口。
滴滴阴影下的同行
连续两起顺风车凶案发酵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会让滴滴命悬一线。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滴滴出行在网约车领域以58.6%的渗透率位居各平台之首。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17-2018中国网约专车活跃用户上,滴滴占比63%。2018年,滴滴还打退了最强劲对手美团打车的进攻。
彼时的同行们,曹操、首汽、神州主攻专车市场,易到在债务风波之下摇摇欲坠,四家加起来的日活份额仅有滴滴的三分之一。
网约车凶案可能发生全行业,份额最大者率先遭殃。严厉的整改措施接踵而至,同行们也同样在整改之列,但体量上的差别导致对其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比如,滴滴将惹祸的顺风车业务下线后,二号玩家嘀嗒仍在运营该业务,也顺理成章成为顺风车头名。
滴滴千夫所指之下,易到迎来喘息良机。虽然讨债新闻仍旧未断,但最近很多人发现,易到App渐渐的更容易叫到车了。在易到账户尚有大额充值的李先生与司机聊天后发现,这是因为很多在滴滴平台上因各种原因被封禁的司机转移到了易到平台。
不愿具名的易到公司内部人士告诉时间财经,易到司机活跃度近期有提升,但并非滴滴封禁司机转移,而是滴滴平台派单模式导致的。他解释,与滴滴目前的后者模式下,运力紧张时,平台派单按司机等级和时间先后,极容易派给司机远距离订单,司机又不能主动取消。而易到仍是司机乘客双向选择。运力紧张时改模式更好匹配司乘双方,司机更愿意选择易到。
随着年底清退不合规车辆的清退,首汽约车、神州专业、曹操专车的另一个动作是纷纷接入出租车业务,与滴滴一样,这项业务上平台仅能获得流量,挣不到一分钱。激进的玩家如嘀嗒,最近还曾发起对出租车业务的大额补贴。
对目前所有的网约车玩家来说,盈利都还是未知数。网约车所属的公共交通行业并不是一个利润丰厚的生意。滴滴CEO程维的内部信吐露,滴滴成立六年从未盈利,2018年上半年亏损超40亿元。如果说这是因为补贴大战,那看看传统出租车行业。
“出租车行业垄断且暴利”的印象行之有年,行业特点所限,垄断或有之,暴利可能谈不上。交通部运输司司长刘小明亦曾表示“有些地方可能利润偏高,但出租车行业暴利是不可能的”。
以上市公司上海强生控股为例,该公司拥有拥有1.2万张出租车牌照,为全国最大出租车该公司。据其财报,2017年的出租车业务收入为11.14亿,毛利润3676万,平均每辆车3000元出头。最近四年的出租车业务毛利率均在4%以下。
也许是看准了滴滴暂时困境的机会,网约车新玩家纷纷现身:8月,58集团推出“快狗打车”;9月,京东子公司新增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业务,快递巨头顺丰将同城货运业务起名顺丰打车;10月,哈啰出行新增网约车入口,在上海南京成都上线。同月,戴姆勒与吉利合资成立网约车公司,强生控股也推出网约车品牌强生小e……
相比易到和首汽们,这些玩家实力更为雄厚,也得到官方祝福,交通部的表态是“新主体进入有利市场充分竞争”。一场新的网约车大战要开始了吗?
网约车大战2.0?
未必。
以声势最大的哈啰出行为例,这家在摩拜和ofo的夹缝中生存下来,成功抱到阿里系大腿的共享单车企业,7月宣布获得阿里系10亿美元的新融资,10月宣布入局网约车,被视为“搅动网约车市场”。
但就哈啰目前在网约车的布置看,这搅动还停留在涟漪的状态。据媒体报道,目前哈啰出行的打车业务仅在少数城市上线,司机来自嘀嗒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司机本身不必下载哈啰客户端,通过嘀嗒等接单。
这种将其他平台“打包”上线,本身只是岛流入口的做法,去年同为阿里门下的高德已经干过一次。更早的几年前,百度地图、携程等平台亦早已标配。为了是否直接涉足其中,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的说法是“我们目前没有边界,但也没有明确的计划。”
哈啰出行之外,交通部发言人10月25日点名另外两名网约车新玩家,目前也为看到实际的进展。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此前对时间财经表示,吉利和戴姆勒联合进军网约车市场,去库存是很重要原因。另外也是一种试水,探索未来的出行模式,并不是要真正抢占网约车市场份额。
京东、58入局网约车,目前看更像是误传。京东方面向时间财经表示,目前没有开展网约车的规划。“只是在营业范围中增加了此关键词,是一次正常的营业执照资质更新,和实际业务没有关联性”。
58的快狗打车有其速运业务更名而来,主营货运搬家,并非载客业务。虽然乘客亦可以通过快狗叫一辆小货车仅作个人出行,但很难对滴滴们构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