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给妈妈当妈妈,在她生命最后12年

发布时间:2021-01-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给妈妈妈妈在她生命最后12年

    她没有把照顾母亲看成一场悲情的漫长告别,而是在这过程中,与母亲重建了全新的沟通方式和母女关系。

    ——————————

    我的外婆和陆晓娅的母亲有很多相似之处,晚年罹患认知症(注:国际上逐渐用“认知症”“认知障碍症”指代认知和记忆退化方面的疾病),生命最后时光在养老院度过,于2019年岁末去世,在去世前几年,就已经认不出她曾经最疼爱的“外孙囡”,整个人似乎退化到了婴儿阶段。

    这也许会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家庭状况。过去“人生七十古来稀”,一个人为父母尽孝的时间少于现在,而随着平均寿命的大大延长,还有我这样的独生子女一代“一对二”“一对四”的压力,陆晓娅的陪伴手记《给妈妈当妈妈》,像是让我提前预习了人生下半场可能要经历的父母养老问题。

    但在陆晓娅的书中,我没有看到她太过陷入个人经历和情绪。她没有把照顾母亲看成一场悲情的漫长告别,而是在这过程中,与母亲重建了全新的沟通方式和母女关系。“我特别不希望‘后浪’完全牺牲自己来照顾‘前浪’。人类应该是一代人带着一代人往前走,相互扶持。”陆晓娅说。

    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与照顾父母

    陆晓娅近年来关注老年与死亡问题,2012-201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过“影像中的生死学”公选课。关于老年人,关于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与照顾父母,她是有过研究的,“所谓平衡,就说明两件事都很重要。平衡是动态而非静态的”。

    陆晓娅有过两次“退休”,第一次是55岁时从中国青年报社退休。退休前一年,她带妈妈去医院看病,老人遭确诊认知症。退休后,她面临一个选择,“我的一些朋友选择退休后到父母家全天候‘上班’,基本上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可以说牺牲了自己的小家庭。甚至有的朋友在送走二老后自己也很快去世了”。

    “过去人活得没有那么长,再加上是大家庭,尽孝的压力会比较分散,现在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又从大家庭变成了核心家庭。而认知症患者最长能活20年。”陆晓娅说,“尽管退休了,但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潜能没有发挥,同时也担心,一旦较早退出社会生活,我的社会交往和创造力会不会很快衰退?甚至因为感到某种遗憾和缺失,反而在照顾老妈时会有更多的情绪,比如抱怨。”所以,陆晓娅选择了兼顾。

    从55岁到60岁,陆晓娅创办了关注农村寄宿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的NGO“歌路营”;60岁以后,她选择了第二次“退休”,因为妈妈的病程已经到了中晚期,需要她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陆晓娅在书中讲到一个故事,有一天,她突然不想留在妈妈家了,心里有一种强烈的逃离冲动。“这其实也是一个平衡的问题,融易资讯网(ironge.com.cn)消息,不要把无私奉献当成一个满分的追求。从照顾者的角度,有一个概念叫‘喘息时间’,照护者因为长期陪伴认知症的老人,如果得不到喘息,就容易出现抑郁症等身体和精神问题”。

    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了这类问题,陆晓娅建议,一方面是寻求社会帮助,比如请亲人朋友帮忙照顾一下,然后自己出去和朋友吃个饭、看个电影放松一下;另一方面,如果老人让你不高兴了,你偶尔发个脾气也是可以的,每天脸上挂着微笑太辛苦了。

    给独生子女的建议,养老院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陆晓娅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三人合力照顾一个老人,已经十分吃力,那对这一代父母已经逐渐老去的独生子女来说,养老的焦虑就更加深刻了。其中,还有很多人为了寻求事业发展,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无法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一些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把父母接到了大城市,由此诞生了“老漂族”在陌生城市生活的新问题。老人很难融入一个陌生环境,没有朋友,甚至可能语言都不通。

    更多人的父母仍留在老家。陆晓娅看到一些地方,社区老人选择聚在一起养老。“有些志愿者在北京的某些社区,把单身、失独老人组织起来,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老人之间慢慢认识熟悉了。哪天谁没来,其他人就会打电话慰问,谁生病了,也会互相看望。孤独的老人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连接,建立起新的社会系统”。

    陆晓娅承认,也许没有什么比子女在身边更能让老人觉得幸福,但在很多子女越走越远的现实情况下,他们只能依赖社会养老机构,“对有条件的老年人,住到社会养老机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给妈妈当妈妈,在她生命最后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