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消防隐患的“排除者”——记第三届全国119消防奖的个人获奖者谌章彪
发布时间:2020-11-0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在部队里,他是一名优秀的消防战士,总是冲锋在前,曾荣立三等功一次;退伍后,他当了一名村官,为群众购买暖水袋、灭火器,为乡村的防火安全不停奔波。今年,他被公安部授予第三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个人,第二届福建省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先进个人,他就是三明市宁化县水茜镇儒地村村主任谌章彪。
时下,每当暮色降临,谌章彪总爱来来往往在村里走上几圈,时而提醒村民火炉周围禁放可燃物,时而告诉老乡柴草秸秆要远离火源。“我以前当过消防兵,退伍回乡后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但随时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的习惯已经改不过来了。”谌章彪笑着说。
2011年11月,他退伍回乡。第二年8月,被选为儒地村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专门调研了农村消防工作,并摆上了村委会的工作议程。
距离宁化县城约42公里的儒地村,是个典型的高山村庄,人口只有1000多人,其中大部分青壮年在外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儿童。“村民穷苦,至今住在老木屋里;村子偏僻,村落四周多是林地,路况也不好……万一发生火灾,等消防车到场时,损失必然严重。”他说。
在儒地村,50多栋分散排列的木结构房子是谌章彪的“心头大患”。老木屋电气线路零乱、裸露、老化,部分村民私拉乱接现象较为普遍,稍不注意就会导致火灾。
掌握情况后,谌章彪积极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对村落进行排查,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单,引导群众科学用电,注意防火;筹集资金20多万元,对全村木质结构房屋老旧线路进行检修更换……
“村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太薄弱了!”长期和村民打交道,谌章彪一直在思考乡村消防工作现状。他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群众的观念,提高他们的消防意识。
秋收后,不少村民有焚烧稻草的习惯。每到这一季节,谌章彪就要常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劝阻。“咋就不能焚烧稻草呢?我种了几十年的田了,都是这样的,你懂什么!”村人不依不饶。
“大妈,您记得隔壁村去年发生的一起火灾吗?就是因为烧稻草引起的……”谌章彪通过“火情新闻播报”,选取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火警案例,点出成因并开展消防知识宣传,使村民们逐渐转变陈旧的观念,不再肆意焚烧稻草。
儒地村留守老人多,为了取暖,不少老人有烧柴火,用火笼烤火的习惯,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为了让老人们与传统的烤火笼取暖方式告别,2013年,他与县消防大队官兵一道,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免费发放暖水袋65个,让老人过上一个安全的寒冬。
“我做消防工作是为了群众,但靠的也是群众!”谌章彪感叹道。几年前,在他的建议下,村里设立了消防宣传服务站,组建起兼职消防队,配备风力灭火器、铁锹等物品。一旦发生火灾,村里能够快速反应,组织进行抢救工作。
“庙前村发生紧急火情,迅速集结!”2014年邻村发生火灾,火势沿着林区迅速蔓延,情况危急。收到火情后,谌章彪第一时间利用响铃向附近村民发出警报,同时组织村里的兼职消防员参与扑救。铁锹隔断火魔、风力灭火器喷射、人工扑打……经过15个小时的奋战,大火被成功扑灭。
“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该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这是今年4月,谌章彪在村里组织村民开展消防培训的场景。
为使每一位村民都能够熟练地掌握火灾扑灭和逃生的技巧,谌章彪省出经费5万多元,为村民家庭配置灭火器100个,并手把手教村民使用。“现在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村里的老人们都会使用灭火器!”谌章彪自豪地说道。而在他的努力下,儒地村消防工作一直走在全县乡镇前列,多年来未发生亡人和损失较大的火灾事故。
作为一名退伍消防战士,他深知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必须挺身而出。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5年5月19日,宁化县发生百年一遇的洪灾。儒地村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灾情发生后,他带领村两委干部,配合消防官兵,做好救灾工作,把百姓的受灾程度降到了最低。
(责编:陈楚楚、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