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疫情防控的本质就一条
发布时间:2020-09-0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图为浦东机场工作人员对航站楼重点区域进行消毒。上海海关、边检、公安、卫生、机场和地区政府通力配合、高度协同,筑起严防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记者 袁婧摄
上海作为国际口岸,如何应对输入性病例挑战?对出院患者复阳问题怎么看?“五一”即将到来,大众如何配合防疫工作?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特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输入病例
上海作为国际口岸,挑战不小,如何守住防线?
张文宏:方法很多,本质就一条,三大“饱和式”做法守住防线
在中国,2月9日后,本土病例就非常少了,输入性病例增多,对应采取的策略是:进来一个,检测一个。如果这是打仗,这一波打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即对落地者全面开展隔离观察、病毒核酸检测,对阳性病例全覆盖追踪密切接触者。
中国抗疫的非凡之举得到全球关注。我们中华民族总是在最危难的时候迎来曙光,很幸运,即疫情之初我们正好遇到春节,那时中国的策略核心就是一个字——“闷”,学术上称为“保持社交距离”。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防控要点就是:饱和式诊断。
1月20日后,全国开展饱和式诊断,到2月初,发现疑似病例就立刻进行诊断、追踪密切接触者、隔离、应收尽收……各地具体做法不同,但总结中国防疫经验就是:早期控制疫情、应收尽收、饱和式的床位(提供充足床位)、饱和式的诊断、饱和式的清查和隔离(疾控牵头),如此早控制、早诊断、早隔离,从而达到终止社区传播的目的。
现在,输入性病例增多,防控方法也很多,本质就一条——饱和式检测,饱和式隔离,饱和式住院治疗,即开展全面、无遗漏的检测、隔离、住院治疗。这是我们第一次战“疫”取得胜利的经验,在第二次也会继续胜利。
但是,要提醒大家,疫情没有结束,输入性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希望大家继续保持比较好的生活习惯,把疫情彻底控制住。
国际疫情
防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国际疫情走势如何?
张文宏:比较糟,但也不是那么糟
新冠肺炎疫情刚在我国开始蔓延时,我们预测疫情将在2-4个月内得到控制,在党和政府的果断决策和正确指挥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目前中国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成效,国内疫情在4个月内得到了控制。
但当今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的压力不断加大,所以,预测疫情的发展十分困难。截至4月11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166万例。有人感觉在全球战“疫”中似乎发达国家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发达国家虽然抗疫反应较慢,但经过近期充分的动员和采取越来越积极的抗疫措施,欧洲每天新发病例的转折点在一周前已经到来,全球疫情初现曙光。
形象地说,这列欧洲列车已行至隧道中途,随着5月1日到来,我们看到了隧道之外的一丝曙光。所以说,国际疫情形势比较糟,但也不是那么糟。
现在比较糟糕的是,我与不同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交流中也已提到,目前,医疗资源缺乏的非发达国家疫情上涨迅速,因此很难预测全球疫情何时可以得到真正的控制。
复阳之惑
出院患者复检核酸呈阳性,会否成疫情进展新威胁?
张文宏:尚无一例复阳再传染的,临床意义不大,留待科学家研究
近期,国际上对复阳病例的关注度已下降,因为大多数研究发现复阳危害小。
从上海看,出院患者复阳率很低,这与我们对患者出院前开展充分评估有关。
复阳是低概率,大家关心的是,复阳会不会传染。目前看来,没有一个复阳病人再将病毒传给家人或其他人,也没看到一例复阳病例复发。所以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复阳问题的临床意义不大,无非是病毒在体内清除时间长短的问题,它可能成为一个科学问题,但目前不会成为一个临床问题。
什么情况会成为临床问题?主要基于两点:第一,病人的临床症状加重;第二,发生了传播。这两点目前都没有看到。所以,这个科学问题今后慢慢解决,也来得及。
另外,以防万一,我们要求对出院患者还要居家隔离两周,也是为了继续观察,以免发生社区传播。但是,目前也未看到传播。所以,即使有复阳,目前在中国的临床损害是很小的。这个问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网上过多讨论的意义不大。
“五一”出游
还能不能好好地出去玩耍,出门要注意啥?
张文宏:旅游场所“吃饭的地方”最危险,提倡自带干粮
“五一”出游可以,各大旅游场所最怕什么?吃饭的地方。所以在这个非常时期,提倡“健康出行”,比如自带干粮,避免人群扎堆就餐。(唐闻佳)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张文宏:疫情防控的本质就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