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召开 发布新冠疫苗研发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08-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经济观察网记者 高若瀛/文 “得益于比较完整的抗疫策略体系,中国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8月8日召开的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主论坛上表示。
作为关注医疗健康产业的峰会,新冠疫情备受关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认为,新冠疫情不会很快过去,未来的风险依然很大。
在新冠治疗性特效药短期很难出现的情况下,疫苗就成为最好的解决方案。作为此次主论坛一个重要环节,高瓴联席首席投资官、合伙人易诺青,还分享了高瓴对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的研究。
此外,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百济神州创始人王晓东院士,Mayo Clinic国际部总裁G. Anton Decker也出席了本次峰会主会场。
新冠疫苗研究最新进展
对于公众关心的“疫情是否会在秋冬季节卷土重来”,张文宏表示,所谓秋冬第二波疫情,是以第一波的结束为标志的,现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波并没有结束,所以“第二波疫情”目前还是个伪命题。他同时强调,“得益于比较完整的抗疫策略体系,中国最差的时刻已经过去。”
对于人类能否战胜病毒,多数参会嘉宾表达了乐观态度。“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回望过去30多年,人类基本上已经征服了三种非常重要的病毒,乙肝、HIV、丙肝。人类科学研究的能力,整个社会对新冠病毒的重视程度,必将促使科学家们能够做出疫苗,找到高效的治疗方法。”王晓东院士表示。
在新冠治疗性特效药短期很难出现的情况下,疫苗就成为最好的解决方案。作为此次主论坛一个重要环节,多年深研医药健康产业的易诺青,分享了高瓴对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的研究。
他梳理了新冠疫苗研发的五大类技术路线——分别是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包括mRNA和DNA疫苗)以及减毒疫苗——又以代表公司为例,介绍了各条路线的最新进展。
其中,mRNA疫苗方面,全球第一个进入III期临床的美国生物制药公司莫德纳 ( Moderna),国内进度最快的苏州艾博生物(Abogen),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代表企业康希诺生物,以及重组蛋白疫苗的代表企业三叶草生物,此次都参加了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并在“新冠治疗性抗体及疫苗分论坛”分享各自研发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高瓴多年来投资了多家新冠疫苗研发的前沿企业,除了Moderna、三叶草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开发新冠病毒中和抗体的君实生物也将出席“新冠治疗性抗体及疫苗分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论坛召开前,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刚刚成立。作为该医学中心的主任,王辰院士表示,中心的成立是推动国家呼吸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心将通过发展呼吸学科,来提高防治包括新冠在内的呼吸病的水平。
医疗大健康价值凸显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医疗大健康产业价值凸显。如何提速生物技术创新、提升医疗健康水平、加速大健康产业发展?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高瓴也在全球大健康产业深耕布局多年。最新统计显示,高瓴已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高端医院、医药零售等全产业链覆盖,投资了160多家企业,其中中国企业超过100家,总投资金额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投资企业总市值超过2.5万亿元。
作为国内呼吸医学界的领军者,王辰院士在峰会上表达了对医疗和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此次疫情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健康事业是关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的主流社会事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相对于衣食住行等消费增长,健康相关的产业增长空间是巨大的,完全称得上是‘未来的第一大产业’。”
疫情也并未阻断健康产业的跨国交流合作。通过越洋视频连线,美国的Mayo Clinic国际部总裁G. Anton Decker表示,在当下情况下,更要加强全球医产学研联动,“我们的研究者,包括病毒学家、微生物学家、传染病专家以及重症专科医师,每天要从全世界各地了解到不同信息,对新冠病毒展开科学研究,在应对新冠疫情这件事上,我们需要全球通力合作。”
疫情加速医产研融合
新冠疫情的爆发,客观上也加速了产学研医之间的深度融合,而医学产研融合也是本届峰会的亮点之一。
“做临床的,做研究的,做产业的,应该通过跨行业交融,形成雄浑的交响乐。”王辰院士表示。
张文宏也认为,许多临床问题,从前端的基础研究再到临床研究,再到产品出来,都需要创新和跨行业融合才能解决,“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相当多的疾病,都会对健康产业有一个期待。也希望看到更多的王晓东院士们从医疗和科研前端走到后端,根据临床的需求来设计产品,也期待王辰院士主导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能与整个临床网络融合在一起,为所有的科学家、产业进行赋能。”
除了从医疗端到科研端,再到产业端的纵向交融,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科研端与科研端、产业端与产业端之间的横向交流也非常重要。
“今天健康产业就像当年信息产业爆发前夜一样,上下游之间正在发生越来越强烈的耦合效应,通过产学研医通力合作,构建一体化创新生态,将大大降低整个行业的创新成本,加速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的迭代速度,创造巨大的增量价值。”易诺青说。
为了拉近全球医疗健康产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各个行业端在同一领域的横向交流,本次HCare峰会设计了1场主论坛、15个主题分论坛。来自亚洲、美洲、欧洲的130多位演讲嘉宾,将带来16场直播、40场讲座。另外,600多位企业高管,1000多家医疗医药企业,1500多家投资机构,以及超过13000名注册嘉宾参会。
在接下来的三天,来自全球产业界和医疗界的嘉宾,还将围绕全球新冠疫苗及治疗性抗体研发进展、细胞治疗前沿及进展、孤儿药研发创新和市场准入、临床研究创新实践、基因治疗领域的机遇及挑战、RNA和mRNA疗法从罕见病到大适应症的拓展、心血管介入器械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等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最前沿的方向,展开对话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