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三大角度洞察中国式管理智慧

发布时间:2020-07-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决策思维、用人结构、制度谏言

  三大角度洞察中国式管理智慧

  文:韩斌

  公元626年的一天,长安城太极宫门前像往常一样的平静。轻拂的柳叶和荡漾的湖水,没有人意料到这里就要发生的是一场政变。而此时的李世民则率领着800名护卫,埋伏在皇林丛中,屏住呼吸。忽然,期待已久的局面终于出现,李世民举起弓箭,“咻”的一声……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太子,从而弑兄杀弟,并挟父自重而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位帝王。

  2007年开春后,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年度大戏《贞观长歌》和稍早的电视剧《贞观之治》描述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他是中华第一盛世的开创者,也是历史上盛唐近300年繁荣昌盛时期的起点。

  由于取得权位的不正当,以及目睹中国非常短命的王朝隋朝的败亡,这一切,让李世民比中国任何一个帝王都要更加戒慎恐惧、谨慎小心,也促使他谨慎使用权力、发挥领导职能,以市场之心为心,以百姓之心为政。

  “狂人”作家李敖点评唐史曾经说,领导人谨慎而小心,低调而坚持,通常是开创事业格局的起点。作为领导人,李世民开创出四方朝拜的天可汗帝国,成为中华第一大帝;经济实力强盛,百姓不仅丰衣足食,而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当时之长安,则可比今日之纽约,成为四方汇集的国际大都市。

  但是,现代企业界往往只知三国历史,却不晓贞观。如果说,三国时代是一本人才学的典章教本,那么贞观盛世则是一本CEO的管理实践手册。CEO李世民的治理能耐,则可用十六字管理真言总结——“屈己纳谏、任贤使能、恭检节用、宽厚爱民”。

  这十六字领导人真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盛世贞观之治,也成了现代企业CEO的管理启示录。

  掌管上万名员工,排名中国第一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上海外服公司总经理顾家栋最喜欢借古喻今。评论说,屈己纳谏,强调的是领导人个人修为、态度以及避免领导人一言堂的决心;任贤使能是一种量体裁衣的团队组合人才学;而恭检节用则是成本意识,宽厚爱民是市场导向,李世民真正做到了修身而治天下。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的转折时刻,后人评论李世民常常用“文治武功天下第一”来形容,其实说的就是李世民创业成功后,却能抛开创业者依靠人治、独断成功的法宝,完全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方式,靠法制、分权治理国家。他,丢掉所有成功者的坏脾气,克制自信心的胀大;他,选择依法治国,成为超越古今的CEO。

  就李世民的传奇一生而言,如果从现代角度,把李世民当作一名企业的CEO,我们可以分为“创业”和“事业创新”两大管理时期。李世民的创业期是从公元617年与父亲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对抗隋朝,到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而事业创新时期则是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管理天下、治理帝国,到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

  这两大管理时期,又深深刻上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哲学。前者,李世民是重人治,强调决策速度,懂得用诚心笼络人心,组建合理团队;后者,李世民是创制度,立谏言,重法制,避免一言堂,由人治决策变成制度决策,用法治与权力制衡管理天下。这样的转变,对于如今创业成功不过十多年的中国企业而言,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

  创业期:重人治、收人心、组团队

  公元617年,隋炀帝暴政导致天下大乱(有点像是原来的市场占有率大王,因为没有处理好与消费者的关系,而导致新的市场进入者有机可乘的局面),李世民和父亲李渊在长安起兵造反。不久之后,隋炀帝在扬州被手下将军宇文化及所杀。天下随之被割据为四大创业集团,大唐李家父子居于关陇(陕甘)一带,中原腹地则被河北创业集团窦建德和洛阳军阀王世充瓜分,江南市场是盘踞江陵(今湖北荆沙)至东海的萧铣占有。

  如果单单从地理形势上来看,李家父子所处的关陇之地,并不是什么核心市场和中原要地,也不是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地方。论地利,他们偏居一隅,比不上窦建德和王世充;论经济,他们比不上盘踞江南的萧铣。入主中原,李世民成了不被看好的种子选手。然而,从最后的结局来看,显然胜利一方属于李世民(李渊造反是因为李世民设计,把宫女与父亲撮合导致死罪,被逼而反)。为什么?他的眼光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关键在于,在李世民眼中,其他创业者重视的业务实力和资源优势(比方是地利)都不被看好,而他更重视的是人心和团队。如果通俗点来讲,李世民就是很好地处理了顾客关系和人力资源的问题。他曾经这么说,“争天下的关键是,你是否有争天下的人才。”

  而就现代观点来看,顾家栋也认为,创业时期的团队建设最重要的是人和,“因为创业初期,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企业目标都没有确立,一切都处于变动状态之中,创业团队可以抛出不同意见,但是如果一碰挫折就倒就散,团队分离,那企业一定无法成功。”在如今中国企业界,创业道路上,市场从哪里来?资金从哪里来?人才从哪里来?领导人应该如何管理创业队伍?这些棘手的问题,往往也成了衡量创业期领导人的成功标准。一个强势而有决断能力的领导者和一群能干且忠心的团队成员是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人和,往往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调和出来的,一定不是生来就有的。

  创业起初,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会遇到一个问题,群雄割据,千头万绪,从何下手?曾经因为快速抢占中西部可乐市场而一战成名的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就说,“什么都想清楚了,市场就没有了,创业就是在乱中取胜,错了还能改啊。”

  市场赛马,缺的不一定是钱,能够驾驭资金和人才的领导人才是一大“缺口”。

  李世民创业期的管理手段体现在“重人治、收人心、组团队”九个大字上。他不强调合议和民主决策,但又注重强调人才和笼络人心。应对市场变化,他集权而专断,身为秦王(政变之前的封号)时,李世民便有收人心、组团队的习惯。

  因此在创业阶段,李世民经常是众人合议、一人独断。由底下善于谋略的臣子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想出决策方案,李世民自己决断。很多人说,决策者和创业者是独孤的,因为下决断的一刹那,是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决定的。功利一点来看,臣子出谋划策,赢了是臣子谋划的功劳,输了是领导人没眼光,臣子何必为你去做决策?

  最能反映这项决策机制的是,李世民围攻洛阳军阀王世充的战役。当时,王世充与河北军阀窦建德准备里应外合,合击李世民。此时,唐军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有人认为应该尽快拿下王世充,也有人认为应该收兵回长安。但是李世民却说“狙击窦建德,灭了窦建德,洛阳肯定不攻自破”。决策即出,一片哗然。洛阳全力出击怎么办?拿不下窦建德又如何?如果突厥人偷袭长安怎么办?这一切疑问,都意味着一场赌局的开始。李世民则说:“洛阳粮食已无,何以出击?”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三大角度洞察中国式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