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先老老实实做家智能硬件公司吧
发布时间:2018-06-1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自今年5月3日小米在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仅一个多月后,6月11日,小米在证监会官网上披露了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文件,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小米成为CDR试点第一家预披露的企业。
据财新报道,由于小米上市计划融资100亿美元(约785亿港元),意味着其发行的CDR或逾50亿美元。财新引述小米人士处获悉,小米本次发行CDR或不超过其股本总数的7%。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1146.25亿元和344.12亿元;近利润分别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70.2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48亿元、2.33亿元、39.45亿元和10.38亿元。
通俗易懂地讲,是一种会计处理方式的结果。小米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A-F轮融资,投资人的那份投资在小米估值不断扩大的同时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同步提升,而这部分提升体现在财务报表里,就成了对股东的“负债”。倘若小米能顺利上市,优先股转为普通股,这部分亏损便不会再计入报表。
互联网业务“难扶起”,小米终归是家智能硬件公司
小米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曾在某次发布会后公开做出承诺,小米旗下的手机、物联网及各种生态链产品等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润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的部分,将全部返还予用户。
这段承诺,也在招股书中得到了证明,公司董事会已通过了该项决议。
即使小米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自己是家互联网公司,但猫妹仍然认为小米只是家智能硬件公司。
小米的商业模式是由“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自称为“铁人三项”。
那么,为何小米如此强烈的想要成为互联网公司呢?
从小米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情况来看,就能解释一大半。
由此可见,互联网服务业务才是真正赚钱的。但“铁人三项”本身就是相互依赖的,这就是小米很难成为真正的互联网企业的原因。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小米,先老老实实做家智能硬件公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