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校“陪跑”17年 西安听障女孩被7所大学录取
发布时间:2019-07-0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视频摄制:舒隆焕 王佳爱 刘昱
央广网西安5月31日消息(记者黄立新 雷恺 舒隆焕)2019年高考进入倒计时,高三学生正在最后冲刺备考。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西安市残疾人艺术职业学校)的高三学生张斐然已被国内7所大学先后录取,目前已收到拟录取告知书,张斐然最终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她最大的心愿是将来当一名特教老师,帮助更多的聋哑人。
7所大学发来录取通知 坚定学习特殊教育
5月28日,网上一段“西安听障女孩被7所大学录取”的小视频中,女孩母亲问:“上大学开心吗?”孩子回答:“开心”,引起网友广泛关注,纷纷点赞:励志!这个女孩就是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高三毕业生张斐然。尽管她先天失聪、语言功能严重障碍,但她的无声世界并不孤独,父母、老师和同学一直在陪她奔跑、前行。
张斐然参加了7次单招考试 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5月29日,记者在西安见到了张斐然及其母亲刘蕊琴。满脸微笑、内心阳光是她们母女给人的第一感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刘蕊琴告诉记者,女儿今年高考的成功是17年的坚持换来的。17年前,张斐然2岁半时被送进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一直就读到今年高三毕业。张斐然今年报名参加了国内7所大学的单招考试。为参加7所高校考试,张斐然与父母、老师、同学先后奔波在西安、重庆、郑州、北京、天津、长春和成都等地,张斐然7场应试均高出录取分数线几十分。
拟录取告知书 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刘蕊琴告诉记者,女儿在学校里各科成绩优异,擅长绘画,爱学计算机,今年的单招考试主要选考美术、计算机和特殊教育专业。最终,张斐然选择了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周围的人不理解她为何放弃到北京、天津等学习的机会,甚至放弃毕业包分配的机会。“我想学习特殊教育专业,当一名特殊教育老师,帮助更多的听障孩子”。这是张斐然多年来的心愿。
当好“陪跑员”才能读懂孩
对于孩子的心愿,刘蕊琴夫妇坚定地支持,并竭力当好“陪跑员”。刘蕊琴说:“北京、天津、长春的大学打了好几次电话向我们发来了入学邀请,但孩子都放弃了。她很坚定将来要服务特殊人群,这一点我特别感动。”
张斐然与母亲写字交流 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刘蕊琴陪伴孩子一路成长颇多酸甜苦辣。刘蕊琴告诉记者,在聋哑孩子无声、无语的世界里,有时候特别无助、心酸。刘蕊琴回忆说,有一次张斐然问:“妈妈,你说话你能听到吗?”刘蕊琴泪眼婆娑。女儿的无声世界里从没缺少刘蕊琴夫妇的陪伴。从写日记、记笔记、写纸条到分辨口型、手语交流,再到微信交流,17年来张斐然见证了女儿喜怒哀乐。她说:“我女儿日记和笔记有90多本,每一篇我都帮她批注、修改,这既是帮助她学习,也是读懂孩子的最佳方法。”
“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是女儿的第二个家。”17年来,张斐然一路成长,学校老师和同学给了她鼓励和帮助。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副校长王晓芳表示,张斐然是他们学校自有特殊教育类高考以来成绩最好的学生。她说:“家长和老师给了孩子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她母亲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引导、性格的磨炼、树立人生理想倾注了很大心血。”
听障学生升学就读大学面临新挑战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特殊教育类高考的录取率已达到100%,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往届学生树立的好榜样。王晓芳副校长说:“张斐然参加单招考试成绩优异,比如英语成绩考的非常好,被7所大学同时录取,她既是我校的先例,也是听障孩子的优秀代表,也是励志的一个典型代表。”
张斐然为6月7日、8日高考学生加油 央广网记者 舒隆焕 摄
湖南省常德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董鸣利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从事了5年特殊教育工作,他说:“目前听障学生参加高考比较普遍,全国招收听障学生的大学屈指可数,让张斐然这类学生顺利升学就读是特教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最大心愿。”
董鸣利老师表示,一个听障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以后,面临学业、生活、社交全方位挑战。他建议,听障学生首先是调整心态,悦纳自己;加强自主学习,强化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电影作品的欣赏,涉猎各类资讯消息,了解社会百态;将个人兴趣和职业需要结合,培养特长;增强交际能力,既要与听障同学交流,还要和更多普通人交流,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同时,在大学期间做好职业规划。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父母、学校“陪跑”17年 西安听障女孩被7所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