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确定2018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重点
发布时间:2019-06-2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我省确定2018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重点
为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切实发挥好全省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2018年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重大病虫害和农区蝗虫、粘虫、草地螟以及保护地蔬菜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
2018年全省玉米病虫害呈总体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5500万亩次,以玉米螟、地下害虫、蚜虫、双斑萤叶甲、大斑病、丝黑穗病、苗期矮化病为主。防控策略:选用抗耐病虫品种,突出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实施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赤眼蜂防螟、白僵菌封垛、大斑病防控前移技术和中后期病虫一体化防治技术。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
2018年我省水稻病虫害总体中等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50万亩次。二化螟在大部分稻区均有发生,部分老稻区局部中等至偏重发生;纹枯病在各稻区普遍发病;稻瘟病、稻曲病偏重流行风险高。防控策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治理措施,主攻重大病虫和重发区域。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培育稻田生态系统的控害能力,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协调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重点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恶苗病、稻曲病,密切关注立枯病、潜叶蝇、负泥虫、稻螟蛉、中华稻蝗、粘虫、杂草稻等。
大豆重大病虫害防控
2018年我省大豆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90万亩次。大豆蚜虫以中东部部分地区为主;大豆食心虫以长春、通化、辽源、白山部分地区为重点。大豆孢囊线虫病在局部地区会对产量影响较大。防控策略:因地制宜选用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防控方式。重点推广高产、抗病、抗倒伏优质品种,加强耕作栽培措施,大力推广米豆轮作等轮作方式。重点防治食心虫、地下害虫、锈病、胞囊线虫病、蚜虫,密切关注菌核病、根结线虫病、草地螟、霜霉病、双斑萤叶甲等病虫害。
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
2018年全省马铃薯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5万亩次。长岭、农安、敦化、公主岭等马铃薯主产区,早疫病和晚疫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防控策略:采取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相结合。优先采用抗病品种、种薯处理和健身栽培等技术,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减量控害。重点防控地下害虫、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蚜虫、黑胫病、黑痣病、疮痂病。
农区蝗虫防控
2018年亚洲飞蝗个别地块可能发生高密度点片。土蝗在我省东部丘陵及中西部农林交错区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预计全省发生面积80万亩次。防控策略:协调运用农业、化学、生物和生态方法,中低密度发生区和湖库及水源区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绿色治蝗技术;突发高密度发生区及时开展应急防治,采用航化作业和地面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粘虫防控
预计我省2018年粘虫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左右,玉米为主的禾谷类作物田块局部有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的可能。防控策略:加强监测预警,突出早查早治,抓住幼虫3龄暴食危害前的防治关键期,集中连片普治重发生区。控制成虫种群数量,减少有效卵量。施药应在晴天上午9时前或下午5 时后。
草地螟防控
根据吉林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会同有关专家分析预测,2018年我省草地螟一代幼虫在西部的农牧交错区轻发生,一代成虫发生面积5万亩次,不排除境外虫源迁入的可能。防控策略:阻击外来虫源,控制本地虫源。强化虫情监测,防治幼虫为主,诱杀成虫为辅。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联防联控与统防统治。防控重点区域为白城市、松原市等西部部分农区及农牧交错区。
保护地蔬菜重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我省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白粉虱、蚜虫、红蜘蛛、霜霉病、枯萎病、灰霉病、叶霉病、角斑病、黑星病、番茄早(晚)疫病等。防控策略:采取“提前预防、可持续防控”策略,因地制宜选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达到控害目的。 (记者丁晓云)
(责编:李洋、王帝元)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吉林省确定2018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