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黔南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2019-06-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目前,黔南州仍有85.53万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3.7%,贫困人口占全州农村人口的20.07%,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十二五”期间,为确保黔南州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黔南州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罗甸,“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政策把群众最需要的资金、产业、政策、基础设施等项目及时送进村,送入户。在长顺,红彤彤的高钙苹果,让生活在石漠化地区、过去吃不饱饭的群众建起了高房大屋,过上了小康生活;在三都,土地能入股,除了土地流转费,村民还能在公司打工、分红。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资金、项目,把黔南州的贫困群众带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十三五”即将到来,黔南州将继续大步向前,“啃下硬骨头”,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硬仗。

黔南州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梁晓琳)近日,黔南州召开州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会议结合黔南实际,就扎实推进十大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进行讨论。

会议强调,全州干部群众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的要求上来,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理清思路措施,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攻坚克难,完成各项脱贫目标,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硬仗。

会议要求,黔南州各级各部门要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扎实推进“十大脱贫攻坚工程”。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确保脱贫攻坚对症下药;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产业扶贫的关键作用,探索创建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打好易地扶贫搬迁这个“攻坚战中的攻坚战”,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抓好社会保障扶贫,开展好救急助难各项工作,将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据悉,黔南州还将建立州、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坚决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意见》,编制“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的对接,着力营造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确保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黔南州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罗甸 帮扶入村到户 助力脱贫攻坚

特约记者 梁晓琳

12月5日,罗甸县龙坪镇道角村的4600多亩脐橙种植基地里,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地采摘脐橙、打包装箱。基地旁边的马路上,几辆卡车排着队,等着脐橙装车发货。村支书付涛笑着说:“自从基地的脐橙成熟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客商到基地来收购脐橙。今年,全村脐橙产值预计达1000多万元呢。”

7年前,道角村还是罗甸县的贫困村之一,土地石漠化严重,村民大多种植玉米“靠天吃饭”。通过精准扶贫,现在道角村发展起脐橙产业,彻底拔掉了“穷根”,全村99%的农户都在县城买了商品房。

罗甸县地处我省南部喀斯特低热河谷地带,是滇黔桂石漠化的核心区。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立足县情、乡(镇)情、村情、户情,积极开展“六个到村到户”政策,将贫困村、贫困户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产业、基础设施等送进村、送入户,助力群众脱贫致富,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干部群众结对子

贫困村寨变样子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驻村干部深入罗甸的贫困村寨,走村入户,与贫困户结对子,开展定点帮扶。许多贫困村寨在他们的帮助下彻底改头换面。

2014年,634名驻村干部入驻罗甸123个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2015年,802名驻村干部深入该县158个重点村开展驻村工作,覆盖了罗甸100个贫困村。

“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几十年,出山的断头路终于打通了,以后出山再也不用走两个小时的羊肠小路了。”2014年12月20日,边阳镇大寨村冗吕组的150多名村民杀猪宰羊,庆祝刚刚通车的出山路。

在县委宣传部驻村干部梁亭的帮助下,冗吕组第一条投资26万元、长5.6公里的出山公路修成了。目前冗吕组正在试种岩黄连,准备发展中药材种植。“‘幸福路’通了,冗吕就能发展经济作物,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大寨村主任王益辉对冗吕的发展充满信心。

产业扶贫力度大

脱贫致富道路宽

今年夏天,红红的火龙果让罗甸1万余户农户喜笑颜开。

罗甸县郎当种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邓勇高兴地说:“合作社200亩火龙果基地,今年生产火龙果近20万斤,产值有100多万元呢。”通过融资,合作社与北京和原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借助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微信号,把火龙果销到全国各地。

在郎当种植养殖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村民也种起了火龙果。“看到周边的人种火龙果赚了钱,现在我们村大多数外出务工的人都返乡种起了火龙果,多的种有几十亩,少的也有七八亩。”马草村七组村民敖应福说。如今,家里的20多亩火龙果,每年能带来7万余元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像火龙果一样红红火火。

目前,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6.02万亩,形成了两个万亩火龙果生产示范带和15个千亩火龙果标准示范园,覆盖了7个乡镇69个村,带动1.24万户农户5.14万人。

据悉,罗甸县按照产业发展到村到户的要求,累计投资14亿元,按照“人均一亩菜、户均二亩果(药)、村均万羽禽”的基本思路,综合运用财政扶贫项目资金,发展蔬菜、火龙果、脐橙、茶叶、核桃、绿壳蛋鸡、油茶、中药材等产业,2015年创造产值10余亿元,让上万农民享受到了产业扶贫的实惠。

搬出穷窝拔穷根

移民创富路子广“今年国庆节前半个月,我家的8个钓鱼棚就预定完了,一个棚一天租金120元,加上向钓鱼者卖鱼饵、桶装水和土鸡,8个钓棚每天能收1000多元,国庆7天收了近万元呢。”茂井镇八达村渔民陆光花跟记者算起了国庆长假期间自家钓鱼棚的收入,满脸笑容。

陆光花是龙潭库区移民。几年前,她在罗甸县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学着养鱼,最近又做起了钓鱼棚生意。“搬了之后,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陆光花感慨。

除了安置库区移民,罗甸县积极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据介绍,自2012年以来,罗甸县累计投资9422.96万元,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涉及864户共3858人,移民范围包括茂井、边阳、木引和龙坪等四个镇乡。

进厂做工,在政府公益性岗位就业,通过自主创业等多渠道就业……移民们搬出穷窝之后,能够在迁入地“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同时,罗甸县还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教育培训等精准扶贫措施,助力群众脱贫。据悉,2011年以来,罗甸县实现7.71万人脱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60元,比2010年的3687元增加3473元。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啃下“硬骨头”刻不容缓。罗甸县委、政府研究制订出台了《关于开展扶贫攻坚整县推进示范实现“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通过抓好“十项扶贫工程”,打好脱贫攻坚战,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长顺 产业扶贫前景广 甜蜜生活步步高

通讯员 冯小燕

微风习习,阳光灿烂。12月6日,长顺县马拜洞顺新种植基地一片繁忙。高钙苹果种植大户陈小红正麻利地与前来购买苹果的商贩称重、算账、收钱。

今年近40岁的陈小红,种植苹果已4年有余,家里的70余亩果树每年能给他带来近100万元的收入。陈小红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能手,全家人的生活也越过越甜蜜。

得益于产业扶贫,越来越多的农民像陈小红一样,过上了“比蜜还甜”的生活。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黔南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助力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