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调研:谁是乡土美食文化的“解码者”?
发布时间:2019-06-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文旅产业这个新兴万亿级市场吸引着多元资本的关注,正在迸发出新的动能。数据显示,广东文化与旅游产业增加值合并统计约占全省GDP的10%。面对市场新机遇,如何把文化和旅游产业打造成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如何发挥文旅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带动乡村“四变”,提高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即日起推出文旅融合全媒体调研报道,通过一线调研报道推动区域文旅产业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健康发展,为广东文旅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一线调研
学无止境。
每一次下乡,张志强都有这样的感触。36年的厨师生涯,他斩获这个行当里的诸多殊荣——中国烹饪大师、广州十大名厨……然而他依然觉得,每一方土地所滋养的食物,唯有当地人才更为熟识。
几天前,他在阳江海陵岛一家海鲜餐厅内看见了有趣的一幕:一位当地的厨师正拿起一只白贝敲打另外两只,用敲击听音的方式,分辨白贝的优劣。
今年4月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粤菜师傅”工程逐步开展,越来越多粤菜厨师下乡授课。他们在下乡送技的同时,亦逐步加深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与认知,渐而成为乡土美食文化的“解码者”。
把地道风味端上城市餐桌
张志强是第二次参与粤菜师傅下乡授课活动。
“粤菜要创新,同时必须保留传统粤菜的地道风味,这种风味往往来自最原始的乡间。”日前,张志强率队来到有着“蚝乡”美誉的阳江程村镇。
“这里人人是师傅。”程村,这个已经有180多年人工养殖生蚝历史的地方,所养的生蚝肥美,大小均匀,产量高。截至2017年,全镇蚝养殖从业人员9000多人,产值约2.83亿元,养殖纯收入456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1.3万元。
张志强发现,这里的生蚝尤为肥美鲜甜,与生长环境有关。他走到村里的一座高楼上往下眺望,眼前是一大片红树林。红树林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还能为蚝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微生物环境。
如何让更多人品尝到这种美味?目前岭南集团已启动采购计划。这种引入模式在广东部分县市已经趋于完善。例如,封开的杏花鸡如今被端上了广州高档宴席的餐桌,岭南集团旗下的星级酒店直接采购封开本地的天然食材,既能从源头上保障食材的新鲜与优质,提升星级酒店的餐饮出品,又能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据统计,仅广州花园酒店和东方宾馆就在3个月内销售过万只杏花鸡。
乡村开讲授人以渔
“虾球怎么处理才更爽口?”从业近40年的粤菜师傅阮建新站在讲台上,饶有兴致地提问。尽管海鲜是当地人最熟悉的食材,但学生们纷纷摇头。“在裹生粉下锅前,要将虾球放入冰箱冷藏两个小时,这和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有关。”阮建新说,食材的处理,是厨师的基本功,这个理念需要从入门就开始树立。
前不久,在阳江海陵岛的这堂粤菜师傅课堂上,包括国家高级烹饪技师阮建新在内的5位广州星级酒店粤菜大厨,为阳江技师学院的40位学生授课。
“很受用!”阳江技师学院一年级学生姚晓如说,当看到粤菜师傅展示精美的摆盘时,她更加意识到烹饪也是一门艺术。
令姚晓如更开心的是,未来她还有更多机会走进粤菜师傅的课堂。12月1日,阳江市旅游局与岭南控股签订协议,今后5年将重点设立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粤菜大厨们将定期来阳江授课。
■产业观察
乡土文化需借“旅游之船”出海
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质量兴农之路。随后,全省各地掀起了粤菜师傅下乡的热潮:广州从化成立了首个粤菜师傅工作室;潮州在乡村建设“潮州菜烹饪技能人才乡村培训基地”,设立潮州菜产业振兴发展专项资金;佛山顺德厨师学院开设了首期精准扶贫班……
除了送教下乡、引物入城之外,当地乡土美食文化的挖掘和诠释亦引起关注。岭南集团党委书记冯劲介绍道,该集团正在探索“美食+旅游+培训”的模式,除了送技下乡,更重要的是让粤菜师傅发挥专业优势,深挖乡土美食文化,升级乡土美食和旅游品牌。
“让乡土文化更富生命力的做法,是让它拥有滋润的土壤,有传播的渠道,旅游就是渠道之一。”广之旅总裁朱少东如是说。
最近,结合当地美食节活动,阳江市推出了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阳江乡间美味为卖点,结合民俗文化和农业观光休闲等资源。
“文化是做内容的,旅游是做渠道的。”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日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化和旅游两者融合之后能相互促进,使文化有更多的传播渠道,令旅游有更丰富的内容。
乡村旅游发展要凸显特色文化魅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提出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发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利用。乡土美食文化,正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孙九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唯有特色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要实现特色发展,防止同质化和商业化,需要全方位凸显乡村魅力和乡村性。中国乡村文化丰富多彩,涵盖了旅游产业的各类要素。特色发展路径可以为特色资源提供展示平台、为特色产业提供引领、为特色文化铸魂。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瑛亦提出,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特色发展的基石,当地老百姓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他们的参与能使乡村旅游充分体现当地特色文化的原真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周人果 策划:陈韩晖 孙国英 统筹:蔡华锋 周人果 李培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文旅融合调研:谁是乡土美食文化的“解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