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

发布时间:2019-06-1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原标题: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旧改进入快车道?

  摘要:住房,曾是上海人心中的一道痛。

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

  上海居,大不易。住房,曾是上海人心中的一道痛。住亭子间、烧煤球炉、用手拎马桶,是多少上海家庭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有数十万户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还有3万多户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5平方米。 

  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难,是关乎上海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问题,始终被放在重要位置。1992年,“斜三基地”以土地批租推进旧区改造,开创了以社会资金加快旧改的新路,原来因资金短缺瓶颈跨不开步子的上海旧改如逢甘露;本世纪初,在“价值互换”理念的指导下,上海探索出核心为公开透明的“阳光动迁”,让上海的旧改工作真正步入了“快车道”;近年,城市更新理念的引入,更多地将历史文化保护和改善居民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居民不搬离原址,生活也能得到改善,城市文脉也得以留存。正是一次次敢为人先的改革突破,破解了旧改中的难题、推动了城市住宅建设,才让今天的上海人能更有尊严地生活。

  【亲历者说】告别“温吞水”煮沸,旧改走上快车道 

  高宝泉(原卢湾区住宅建设办公室主任):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徐家汇路一带是棚户区集中地。斜三基地就在其中,面积3公顷多,有1000多户居民、20多家小工厂,居民生活条件恶劣,要生炉子、拎马桶,小工厂与居民区犬牙交错,房屋结构也非常差。基地旁边就是臭水浜——日晖港,还有一个粪码头。

  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90年代,上海有大量危棚简屋与二级以下旧里亟待改造,1991年有个统计数字,上海危棚简屋有365万平方米。解放以后,政府一直在推进旧改;但速度上不去,最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短缺。

  当时的旧改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上世纪80年代,上海每年只能拆危棚简屋和二级以下旧里15万平方米,与总量相比,杯水车薪。斜三基地当时虽被列为上海23片重点旧城改造项目之一,也迟迟无法实施。原卢湾区在推进基地改造之初,就设想能以此为试点在招商引资上进行一些新探索。

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

  今天的海华花园。蔡维帅摄

  几经周折,1991年上半年,我们找到了香港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设在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隶属国家建设部下的中建总公司。公司的老总孙文杰是位上海人,他对上海比较了解,当时他反复到斜三基地察看,觉得项目所处的地段不错。但他也有顾虑,问我们“怎么能保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合作顺利进行?”原卢湾区委区政府在合作谈判中表现出巨大的诚意与改革的魄力,就动迁工作、日晖港填浜埋管、道路拓宽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让他最终下定决心。

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

  高宝泉展示当年的工作日志。唐烨摄

  合作谈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按照当时的土地管理政策和我们原来的谈判思路,斜三基地原址只能建造侨汇房,但这样一来销售对象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如果能改为外销房,可直接境外销售,外商就不愁市场和销路了。这是一个政策上的改革突破,考虑到斜三基地如果能借鉴国外通用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土地批租”形式,将大大有利于引进外资解决旧房改造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原卢湾区向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等部门进行汇报,得到支持。

   最终 ,斜三基地以土地批租的形式进行了改造,对投资方来讲,意味着房子完全市场化、商品化了,这一土地出让形式真正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张国樑(上海安佳房地产动拆迁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从1985年开始从事动拆迁工作,33年来参与与组织(征收)居民近4万户。上世纪90年代后,城市旧改速度加快,动迁户多了,利益诉求也多起来。当时的动拆迁行业刚刚市场化,操作中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动拆迁中也会有“先紧后松”的操作,造成了“谁先走谁吃亏”。动迁基地还是有动迁户 “闹”“拖”“钉”现象,本来老百姓得实惠的动迁,就会被拖延几年。

  实际上,老百姓动迁有三怕:怕过程不透明、怕补偿不合理、怕安置房不方便,核心就是老百姓“怕不公平”。如果我们能够采用一个完全阳光透明的动迁机制,做到前后标准一致,动迁就不一定难。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试水“阳光动迁”。当年,上海一家大医院为建造门急诊大楼要对职工居住的新公房进行动迁,涉及61户居民。我向居民承诺,将把所有动迁的方案和标准合盘脱出,并且不搞前紧后松的政策。最终,每户的补偿情况都晒出来,而且补偿政策全部上墙公示,做到前后一致。居民们非常支持,动迁推进比较顺利。

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

  张国樑

  首次“阳光”,给了我很大信心,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尝试、不断完善。

  2004年,原卢湾43街坊动拆迁,超过1000户居民,商品房、新老旧里交杂,动拆迁工作难度大,我在这里运用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动迁理念。

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

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

  张国樑在给旧改居民开动员会,讲清政策和流程;动员会上他还会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24小时开机,居民有问题都可以找他。

  2005年5月,卢湾区五里桥街道788户居民为世博园区而动迁,我在这个项目中向居民承诺:一期、二期始终做到补偿标准适用一致、前后操作执行一致,如不一致,公司保证向该动迁户补发所有差价。当年12月,原卢湾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世博园区动迁。

  2009年,建国东路390基地在全市率先试点“征询制”“数砖头+套型保底”动迁新机制。我在这个基地引入了我发明的“房屋征收公示系统”。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天下第一难!曾经上海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米,如何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