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昌平《70年前的那个春节》
发布时间:2019-01-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我小时候家里穷,穷归穷,每年进了腊月门,也总是盼着过年。为啥?理由太简单了,一过年就能吃点好的呗。哪怕日子再艰难,父母平时再节省,到过年时也要给孩子们做件新衣或新鞋……所以,小时候盼着过年的那种心情至今难忘。现在又快过年了,我想起了70年前过的那个春节,心中感到特别亲切。
1949年5月15日,是我参加革命工作的日子,那年我整整14岁,工作单位是渤海区清河地委文工团,工作驻地在淄博市桓台县的索镇。在文工团里,天天和同志们在一块学戏曲、学表演、打腰鼓、扭秧歌,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喊嗓子练功,踢腿下腰翻跟头,一天到晚乐哈哈的,无忧无虑,不知不觉就过了元旦进了腊月门。离开家半年多了从没想过家,到了这时候就不行了,想爸爸想妈,想弟弟妹妹,晚上睡觉也睡不好,恨不能立马到家站在父母面前,有时想厉害了,还偷偷在被窝里哭,平时的欢乐模样没有了。有一天,团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听说最近闹情绪,心里有什么事吗?”他这一问我再也憋不住了,只说了两个字“想家”,眼泪就流了下来。其实,领导早已掌握了我的情况,并决定给我一周的假期让我回济南探亲,还让我到司务长和会计那里领取粮票、津贴和往返路费。
第二天我就坐上火车回到了济南,当我站到父母跟前的时候,二老真是喜出望外,爸说我长高了,妈说我胖乎了,弟弟妹妹看我穿着一身粗布军装,搂着我的脖子亲不够。父母说:“你在外头工作,咱家里是军属,快过春节了,政府给咱送来了面粉,还有猪肉、花生油、粉皮等,照顾得可好了。”正说着,大门口响起了锣鼓声,原来是三和街小学的老师带着十多个学生,到我家来慰问军属了。他们站好队后给我父母行礼,还给我们屋门口贴上红对联,挂上“军属光荣”的木牌子。当时我心中就想,我才出去半年多,也没干什么工作啊,政府和群众就如此照顾咱,以后要再想家不安心工作,可真对不住上级领导了。
晚上吃罢饭,一家人坐到一块拉呱,我把在文工团里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一一作了介绍,并说我在歌舞剧《王秀鸾》《土地还家》中担任了角色,并给他们演唱了剧中唱段,父母和弟弟妹妹都喜得合不拢嘴。二老问我在家住几天,我说来回七天,还能住四五天。爸爸喝杯茶水后对我说:“这几十年来,我拉洋车,你妈给人家当保姆,好歹把你们拉把起来。现在解放了,共产党会让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托了毛主席的福啊!你干的这一行,就是别人休息你们忙,大过节的,知道你们演出多,我看你还是早回去吧。”妈又接着说:“我不识字没文化,可我知道公家的事是大事,就听你爸爸的话早点回去吧。”听二老说罢,我脑海中闪现出了一句话“别误了公家的大事”,尽管当时年纪小,可我掂出了这句话的分量,二老是让我永远跟着共产党,为人民大众多作贡献。于是我当即表态:“爸妈的话我记住了,明天再住一天,后天我就走。”
就这样,临过春节前我提前三天回到了单位,当我到团部报到时,几位团领导十分高兴,他们夸我说:“好啊,小亓,你长大了,进步了!”
虽说那个春节没能和家人在一块过,可我觉得这是我人生路上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尽管70年过去了,只要我想起“别误了公家的大事”这句话,就激奋不已。如今我已是80多岁的老人,父母早已过世,可这句话始终陪伴着我,让我享用终生,并影响着我的子孙后代……
原标题:亓昌平《70年前的那个春节》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亓昌平《70年前的那个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