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从“外乡人”到“村里人”

发布时间:2018-12-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10年前, 25岁的贺娟因为爱情跨越300多公里从乌审旗嫁到了准格尔旗,如今在准格尔旗工作生活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地道的准格尔人了。今年6月份,贺娟被委派到迎泽街道巴汉图村任第一书记,挑起了巴汉图村脱贫致富的担子,贺娟从“外乡人”变成“村里人”的故事便由此展开。

第一书记不是一顶“乌纱帽”而是“责任帽”。从被选派之日起,贺娟心中就签下这份“责任状”。驻村第一天,贺娟走村串户,拜访致富能手,与退休老党员商讨对策,很快就掌握了全村的村情民意,建立了帮扶资料手册。

贺娟爱琢磨,哪些政策可以依靠?什么产业可以发展?哪些扶贫资金可以申请?这些问题常在她脑中盘桓。她深刻意识到每一项帮扶措施、扶贫项目事关全村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脱贫工作的成败。为了拿出一份详实可行的脱贫规划,今年夏天,贺娟在全村6个合作社、480户村民家一趟趟地跑,做了细致的调研,经过反复论证修改,结合村“两委”和群众意见,贺娟决定在农产品种植和村集体经济方面下功夫,制定了《巴汉图村脱贫致富规划》,提出了“打造一个核心”“发展一业两园”“明确三个原则”的发展思路。“打造一个核心”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脱贫攻坚队伍。“发展一业两园”即依靠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发展苹果树种植业;将村里6000多平米闲置土地规划成巴汉图农业创业园,用于科技发展、花卉种植、水族市场展销等项目;建设哈不其沟产业园,主要种植蔬菜大棚和体验田。目前各项项目已进入实施环节。“明确三个原则”即坚持因户制宜、因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有效激活村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可以在村集体经济园内打工,形成农活务工两不误。有想法的村民也可优先承包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通过独立经营、多元承包、合作入股、参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带领全村人致富。

“作为第一书记,别把自己当成‘官’,要用真心换取民心,把老百姓当成亲人,真心实意为民服务”。这是贺娟常说的一句话。一有空,贺娟就到村里找村民聊天,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谁家孩子上学没钱,谁家需要帮忙,贺娟都会去帮忙,一来二去,她与村民的关系更亲近了。今年9月份,贺娟牵头协调村干部免费帮助77岁村民张籽女老人收秋,过去几年里,老人家里的几亩玉米地都是靠自己一个人收,收秋总得收1个多月,贺娟帮助老人收割完地里的庄稼,老人开心地说:“想都不敢想,第一书记会和咱们老百姓一起收秋。”

在贺娟看来,村子的稳定和谐最关键在于两个字:公平。现在邻里之间小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争吵,大到邻里之间的宅基地、土地、林地的权属纷争,村民都会请贺娟当调解员。“我是公家人,就要对得起这个‘公’字,一碗水一定要端平,不仅要公平公正地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还要心里有民、为民、爱民,真心实意地给大家伙办实事。”贺娟说,第一书记的职责就是当好“公家人”,谋好“公家事”,用好“公家权”,驻村工作就是一次赶考,村民就是我们的监考人,考试合不合格、优不优秀,村民说了算,不看形式要看是否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认可、是否带领村民找到了致富的“良方”。

巴汉图村是典型的城中村,居住着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今年7月份,贺娟成功争取了包联企业生力集团20万元帮扶资金,资金到位后,她组织流动居民和当地居民观看农牧民文艺汇演活动和敖包庙会。中秋节,贺娟还组织开展了“迎丰收、度中秋、庆国庆”活动,村民们高兴地带着自己丰收的瓜果蔬菜以及拿手好菜,一起吃大锅饭、赏月、互相交流,彼此说说心里话,相互排解烦恼。偶尔流动居民生病住院了,贺娟也会上门探望。贺娟说,我是个“外乡人”,更能理解外乡人在外工作生活的艰辛与辛酸,我希望用实实在在的做法让外乡人感受到薛家湾这座城市的诚意和温暖。

如今,第一书记贺娟带着真挚的感情和为民服务的初心,用真心融入了巴汉图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了为民排忧难解的村里人、推动产业发展的领路人、群众认可的贴心人。(贾静)

(责编:张雪冬、刘泽)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从“外乡人”到“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