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农村广播唱响“扶贫”好声音
发布时间:2018-12-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近年来,蒙城县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治贫与治愚同推进,有效结合农村工作实际,不断强化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发挥广播“村村通”工程和应急广播平台的作用,扎实深入开展广播扶贫宣传工作,提升了扶贫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社会效益明显。
目前,蒙城广播电视台利用视频数据传输网络,投资120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了可播可控可管、安全可靠、上下兼容的三级应急广播体系。依托县级播控中心、15个乡镇分控平台、265个村级广播平台和4000多处终端,实现了早中晚三个时段4.5个小时广播节目直达用户,广播扶贫宣传的“嗓音”洪亮高亢,深受广大农村群众喜爱和欢迎。
政府当“管家”,为广播扶贫上满“发条”
安全播出是关键。为确保广播扶贫宣传安全可靠,蒙城县在应急广播系统中采用了互联网广播技术,整个应急广播系统平台与安徽省应急广播平台互联互通,县广播电视台可以通过县级播控中心直接控制广播播出时间和播出内容。乡镇、行政村可根据需要分级进行管控,有效满足乡镇、村两级的广播扶贫播出需求。
维护保障是基础。为保障全县应急广播系统在扶贫宣传中正常运行,蒙城广播电视台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理体制。县广播电视台负责依法对应急广播系统实施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组织、规划、指导、检查、监督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指导乡镇管理、使用和培训技术人员;乡镇负责本辖区内应急广播系统的管理使用,负责辖区机房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维修工作,并指导村级播控平台的使用管理;各行政村(社区)支部书记是辖区应急广播系统第一责任人,接受乡镇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经费支撑是保障。在抓广播扶贫宣传中,蒙城县建立了县、乡两级广播维修维护专项资金,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县财政根据各乡镇的人口数,每万人拨付一万元,乡镇同比例对应县财政资金配套落实,作为乡镇维修维护专用资金。
媒体做“行家”,为广播扶贫丰富“菜品”
优化节目设置。蒙城广播电视台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对广播栏目设置进一步优化,打造接地气的广播精品。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设立了《小康路上》《聚焦行风》《天天听戏》《农家生活》《生活与健康》五档节目,为群众生产、生活、休闲提供服务。在新闻节目《全县新闻联播》中开办“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对全县各单位采取的扶贫措施、开展的扶贫活动情况等及时报道,今年已播出各类扶贫稿件100余篇,播出各类致富典型、脱贫典型报道18个,播出扶贫健康知识讲座25期,制作扶贫光盘2900个。
提升节目质量。各栏目按照节目定位,进一步细分服务内容。《小康路上》节目内容主要是农村政策、致富典型和农时科技宣传。节目围绕农时邀请农技专家走进直播间,向农民传授养殖种植农技知识,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农家生活》节目主要进行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法律知识和生活知识宣传,包括垃圾分类、移风易俗、保护环境、防溺水、防中暑、安全用电等内容。《健康与生活》是以倡导健康生活为主旨的谈话类服务节目,先后邀请20余位专家定期向农民传授疾病预防、健康养生等方面的知识,深受群众欢迎。《聚焦行风》栏目作为问政类直播节目,50多个县直部门负责人轮流走进直播间,接听群众热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天天听戏》节目除传统文艺节目外,还重点播出扶贫、环保、惠农政策、文明新风等方面的内容,寓教于乐,社会反响较好。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自办广播扶贫节目。
社会齐“当家”,为广播扶贫合力“添彩”
加强队伍建设。在开展广播扶贫常态化宣传中,蒙城广播电视台抽调精干力量,认真选题,精心策划,为提升广播扶贫节目质量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不断加强人员学习培训,促进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为做好后续扶贫宣传工作储备优秀人才资源。
配强管护力量。依照县统计局提供的乡镇人口数,蒙城县每2万人配备一名应急广播系统工程维修人员。同时,在县财政拨付乡镇维修维护专项资金中,设立培训、奖励资金,对乡镇维修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严格考核奖惩。为确保广播扶贫宣传效果,蒙城广播电视台每月对各乡镇进行抽查,每季度进行一次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整改意见。对“村村通”广播通响率低于90%的乡镇,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并按比例扣除乡镇维护经费和年终综合考评;对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乡镇在全县范围通报,并按比例扣除奖励资金。(王占峰 葛新爱)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蒙城:农村广播唱响“扶贫”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