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新设节日报道的创新与出彩

发布时间:2018-12-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节日是新闻报道的“富矿”,新设节日更是含金量极高的“新闻富矿”。2014年,我国设立了3个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7年和2018年,我国又设立了中国医师节和中国农民丰收节。如何在这一节点及时、准确、高效传播新设节日、纪念日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而出新、出彩,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能出错,新设节日报道的“底线”
    新设≠第一次≠首个,新闻报道中,为了突出新设节日的“新”,经常冠以“第一次”“首个”前辍,殊不知,这一突出,在某些新设节日上就成了画蛇添足,甚至弄巧成拙。
    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决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其实,早在1946年4月就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八一五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政务院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9月3日。1999年9月,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修订,延续了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之所以说此纪念日为“新设”,是从程序上和通过这一节日的机关来说的。
    再以中国医师节为例,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媒体报道中,“首个”“第一次”等词语频繁出现,甚为不妥。早在2011年,中国医师协会就宣布每年6月26日为中国医师节,此后几年里,各级医疗机构和新闻媒体在这一节日到来之际多有庆祝和报道。再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曾以3月17日为国医节。所以在新闻报道中,最好慎用“首个”“第一次”等限定词。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新闻报道之所以会出错,主要是对现代节日的历史和形成原因没有搞清楚。节日大致可分为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现代节日相当一部分是革命节日和纪念性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初具规模。革命节日是历史节点形成的重要日子,如建军节、国庆节等。纪念性节日多是纪念某次大会的召开,或是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人物的生辰日,儿童节、植树节、记者节、医师节等均属此列。但这几个在改革开放后“新设的节日”都不是新节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就分别以4月4日为儿童节、清明节为植树节、6月6日(8月27日)为教师节、9月1日为记者节、3月17日为国医节,立春为农民节,所以当下新闻报道中涉及这些节日时,限定词一定要慎之又慎,避免出现某媒体报道的“每年六一过儿童节”低级错误,因为六一儿童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确定的。

    内容出新,新设节日报道的“法宝”
    节日报道是媒体常规报道的一种,因其内容同质化而让采编人员大伤脑筋。比如春节到了,媒体就把目光一齐投向春运。植树节到了,媒体又纷纷聚焦植树绿化工作。如果把媒体连续几年的节日报道拿出来比较后,就会发现大多数的内容其实大同小异,把时间、报道对象和地点换掉后,似乎放在哪一年都能适用。
    新设节日报道就不同了,因是新设,所以对任何一家媒体都是空白,没有参考兄弟单位和往年新闻报道的可能,一张白纸容易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再加上新设节日一般都不放假,报纸不停刊,电台不调休,各媒体都提前策划,未雨绸缪,集思广益,尽最大努力为受众奉上一份精致可口的精神大餐。
    盘点媒体在新设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相关报道,就可发现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关爱多,贴近多。节日当天,新华社刊发的《最年轻的节日最悠久的牵念》一文,传达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第二届长治农合发展博览周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了《长治现代农合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为当地农业发展送上了一个大礼包。《一颗猕猴桃的绿色转型》《一个“样板村”的升级之路》为农民致富、农业增收指出了一条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时间长,容量大。《山西日报》从9月19日开始就在头版开设专栏“我的丰收我的节——喜迎(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23日节日当天,安排2个整版和2个半版共3个版的容量刊发相关报道,图文并茂,点面结合,冲击力强,引人注目。这一专栏开设到10月31日,以《丰收喜悦遍三晋——我省各地喜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综述》画上句号,时间近一个半月,发稿近百篇,远超其他新设节日,与春节报道不相上下。
    内容新,趣味多。《河南日报》在节日当天刊发了《返乡女博士的新期待》《不“触电”尝试咋能成功》《新农民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等角度好、内容新的新闻报道。各大媒体在节日期间,还刊发(播)了中国农民歌会、农业嘉年华、农民运动会、农业博览会、农民手机摄影大赛、摸石头过河插秧苗趣味比赛、捕蟹大战、巧手都来削苹果等紧扣农事、农趣、农情的报道,不仅展示了农耕生活乐趣,更展现了当代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表达出彩,新设节日报道成功“突围”
    多年来,节日越红火,媒体越冷落。尤其是假期最长的春节和国庆节,是新闻较多时段,但由于受众以阖家团圆、居家休闲、外出旅游、朋友聚会为主,报纸多停刊,即使不停刊,也开始“变脸”,热衷于娱乐休闲、趣闻养生类报道,有些内容一再转载,使人读起来味同嚼蜡。电台和电视台也打破常规,以特别节目为主,内容较为单一。
    近几年来,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加快推进,与以往相比,报(台)、网、端、微一体化联动趋于成熟,客户端及微博、微信等平台与传统媒体平台有机联动,形成了矩阵式传播体系,新闻报道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已成通行做法,移动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成为新闻产品的首发之地和“落地”传播的重要渠道。
    与之伴随的是,节日的文化传播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也发生着深刻变革,尤其是面对新设节日,各大新媒体平台纷纷在视觉化、互动化方面下功夫,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尽可能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维度体验的需求,让用户觉得好看、好懂、好玩,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裂变式传播”。从某种层面来说,新媒体对新设节日的传播,极大地满足了受众对节假日期间新闻报道不断提高的要求,也使新设节日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进一步拓展。
    以2018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例,人民日报新媒体在节日前一天的9月22日推出了《习近平向全国亿万农民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附视频)》,以讲话视频“开篇”,影音结合,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同时平台还可以与广大网友互动,让节日文化立体、全面、多角度地呈现在用户面前,让受众在互动参与中增强认同感,传播更具象、更精准。这款H5 一经推出,很短时间阅读量就超过100000+,并产生了经久不衰的热度,实现了从一次性传播到日常性传播的拓展。
    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新设节日背后的时代背景、特殊意义和文化内涵,需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途径表达出来。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新设节日文化传播不仅需要进一步创新理念,持续发掘技术带来的潜能,同时需要创新表达方式,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在这个意义上讲,层出不穷的融媒体产品,让新设节日报道更丰富、更翔实、更完善,也突破了传统媒体节日报道单一化、同质化的瓶颈,实现了新设节日新闻报道的成功“突围”。
    (作者单位:山西日报社)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新设节日报道的创新与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