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2035年实现目标1万亿 临港这张王牌该怎么打

发布时间:2021-03-2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扑克牌游戏中,最强、最特殊的牌,被称为“王牌”。

  王牌在手,玩家底气足、选择多。王牌打出,有力拔千钧的气势,对局势起到决定性作用。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之后,临港新片区被称为新时代上海发展的“王牌”。

  进入迷雾重重的2020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席卷而来,王牌的意义前所未有地凸显。新格局中,临港不只是上海的王牌,更是中国的王牌,承载着国家战略、凝聚着国家意志。

  一年多来,临港新片区这张王牌打得怎么样?当“艰难”的2020年结束,新的一年到来,“十四五”新阶段启航——接下来的5年、10年、15年……王牌,又该怎么打?

  发展目标:“1万亿”有难度更有底气

  在全球级的大牌局中,王牌一定要有足够的体量,才能举重若轻地影响局势。做大经济总量,不仅是作为上海新增长极的基本要求,更是特殊经济功能区具备“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前提。

  “上海‘十四五’规划锚定,临港新片区到2025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较2018年翻两番。”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芝松在管委会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出,“2026年到2035年这10年里,如果新片区总产值能再翻两番,就能达到一万亿。”

  “要有雄心壮志,这样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提出来,不能含糊!”朱芝松说得很有底气。

  确保2035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这是什么概念?浦东用了近30年时间才实现,而临港新片区要以三分之二的面积、不到一半的规划人口,以及一半的时间再造一个浦东。

  难吗?很难。可能吗?有可能。

  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几乎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而临港经历了多年开发,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新片区成立后,产业项目落地速度迎来“再加速”。根据最新数据,超3000亿元投资额的近500个项目在这一年多里涌入;揭牌后一整年,新片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361.7亿元,同比增长11.7%;去年1—10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

  目前,临港新片区已经初步形成全产业链融合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特色园区“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已经启动,“信息飞鱼”也正储备培育中。

  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的几大核心产业,互相之间能形成协同之势。集成电路、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字产业……它们互相依托、联系紧密。这样的布局,与世界上顶级的几个高新产业集聚区类似。

  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不仅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所顶尖院校闻名,更是全球生物医药的高地。辉瑞、赛诺菲、阿斯利康等大型制药企业、创新型生物技术初创公司云集,还集聚了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新材料及化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的优势学科群和实验室;产业下游则催生出一批医疗设施,使其成为全球医疗保健圣地。硅谷的情况则与临港更为接近。它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汇聚集成电路、计算机、互联网等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些产业间的关系一如其产品间的关系:软件依存于硬件,硬件则需要软件赋予其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认为,关联性强的几大产业集中于一个区域,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内循环。波士顿、硅谷珠玉在前,能为临港新片区的产业规划带来启示:“战线”不必铺得太长,选定几个产业优先发展,打造高集中度的产业集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万亿的“小目标”,或也可以更早地完成。

  “空城”解困:人口导入、人才引进是重点

  要摘下“一万亿”桂冠,有一处难点。这个难点,临港开发了十多年,一直都在寻求解决之道。

  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编制研讨会上,一位专家把问题直接抛给了在座的各位管委会干部:“临港新片区现有人口只有89万,怎么匹配一万亿的产值?即使2035年达到规划中的250万人口,新片区人均产值也要达到新加坡水平,才能撑起这‘一万亿’。”

  人口导入、人才引进,一直是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的重点工作,也将是今后十几年的发展重心。

  按理来说,产业的涌入自然会带动人口增长,但临港却面临职住失衡的现状——常住人口远小于从业人员数量。从早晚高峰一定会堵车的S2沪芦高速就能看出,许多人虽然在临港工作,却选择把家安在其他区域。

  人口流动潮汐现象的产生,与城市功能不够完善、配套跟不上难脱干系。在一篇2013年的报道中,有媒体在“空城”二字后给出分析:住房、医疗、交通、教育等都不尽如人意。

  这些问题在临港新片区揭牌后,正逐步解决。“临港新片区确定了‘社会事业发展适度超前于城市建设’的方针,聚焦民生所急、发展所需,在教育、医疗、养老领域加快规划建设进度,加大财力投入和优质资源引进力度。”新片区管委会负责人说,“2020年已有18个社会民生项目实现开工,这在临港地区开发史上前所未有。”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杰则向记者透露,管委会正逐步清退滴水湖环湖一线的政府、国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把最好的资源全部让给商业等配套。”配套问题解决了,人才才会来临港。

  这样的态度和力度,逐渐打消了部分人才的后顾之忧。白帆生物高级副总裁徐建说,公司两个多月来新招了20多名高水准人才,其中包括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在行业深耕多年的“大牛”,“应聘时,对方也多有顾虑——离市中心这么远,生活会不会不方便?但在看到相关配套接连落地后,他们都签了合同。有的人甚至直接带上家里人,来公司边上看房了。”

  两三年后,当下开工的这批配套全部落成,人们对临港的期待也许会从“临港有什么”变成“临港还缺什么”。

  制度创新:永远保持奔跑姿态

  有专家指出,临港新片区人口增长后,人口结构也不应忽视。只有海外高层次人才达到一定比例,临港新片区才能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

  海外人才,怎么吸引?怎么留住?记者采访中感受到,从业自由与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对于海外人才而言尤为重要。

  在这两方面,临港新片区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在临港,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更便利,外籍人才最长可办理5年居留许可。去年4月30日,临港新片区首位外籍人士获得“中国绿卡”,同时另有27人获得5年居留许可。临港还有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记者了解到,这项政策已通过地方财政补贴的形式实际落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2035年实现目标1万亿 临港这张王牌该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