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562份法官寄语 折射出怎样的司法温情

发布时间:2021-10-3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制图/李晓军

● 自去年年底创新推出首份法官寄语以来,龙港法院目前已发出法官寄语562份,实现家事纠纷法官寄语全覆盖

● 法官寄语作为裁判文书说理的有效延展,能够充分发挥其亲情感化功能,拉近法律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引起当事人的反思,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真正做到服判息诉

● 龙港法院将继续推进家事审判制度和工作机制改革,擦亮家事审判金名片,持续推进“护苗行动”,将司法服务的温情延伸到庭外,赋予家事审判更多人性化、温情化的关怀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文丽娟

“经营一份感情,本应如同栽种一盆兰花,起初始于爱慕兰花之美,播种后便是日日辛勤的照料,半刻不得松懈。兰花会生病,感情也是一样。虽然现在你们的感情‘病’了,但是回想下你们最初的美好,初见时的笑靥如花,接触后的怦然心动,相恋后的如胶似漆,用你们的耐心,用你们的坚持,爱情之花终会再开,更胜从前般绚烂……”

这段温情的话语来自浙江省龙港市人民法院出具的一份离婚调解书,案件代理律师将这份法官寄语发到微信朋友圈后,被媒体转发,引发大量网友点赞,阅读量高达47万余次。

自去年年底创新推出首份法官寄语以来,龙港法院目前已发出法官寄语562份。一份份法官寄语折射出怎样的司法温情?《法治日报》记者就此展开一线调查。

法官寄语“火出圈”

法情理交融显柔情

这份“火出圈”的法官寄语背后的离婚案并不复杂:夫妻双方分居6年,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但因为财产和孩子抚养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只得提起诉讼。

起诉后,女方请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合计1200万余元。法庭上,双方情绪激动,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审判过程一度陷入休庭状态。

通过对案件的梳理,经办人谢春凤法官发现要将案件实质性化解,必须找准两人诉求中的共同点和心理承受的临界点。于是针对有争议的财产和抚养权问题,她先让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想法,并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进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两人换位思考,以互谅互让的态度化解纠纷。

“双方的感情之前还是不错的,家庭也算和睦,所以我就引导他们为子女考虑,即便不能再继续一起生活,也应该考虑怎么和平解决,怎么更好地迎接未来。就这样抽丝剥茧,逐步做心理铺垫。”回忆这起离婚案,谢春凤颇有感触地说。

最终,通过反复引导,双方当事人表示愿意尝试诉中调解。在综合各方诉求后,谢春凤针对双方财产分割与抚养问题三易调解方案,促使双方当场达成离婚调解协议。

“如果不是调解达成协议,财产经评估、判决、执行、拍卖等程序,可能要等一两年才能分割好,两败俱伤。”双方的律师事后这样说。

当天晚上,谢春凤为双方当事人出具调解书,同时附上她的寄语:“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你们能够学会在万象大千中抓住重心,不要过于计较个体的得失,也不要徘徊在偏见的山坳里踟蹰不前,生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真诚地期待你们未来的路走得安稳,且行且珍惜。”

读着法官送来的“心灵鸡汤”,女方当事人的眼角湿润了,以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调解书后面的法官寄语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力量,就像阴霾中的一缕阳光,我会带着孩子好好生活下去的。”她说。

转变理念创新机制

摆脱找茬诉讼怪圈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屈原在《楚辞·九歌·礼魂》中盛赞兰花的诗句,是谢春凤写寄语时灵感的来源。坐在审判席上,看着双方当事人唇枪舌剑,从最亲密的人变成了“仇人”,她感触良多,便在当晚加了个班,洋洋洒洒写下了500多字的寄语。

这份法官寄语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后,谢春凤直言意想不到,“我只是想踏踏实实俯下身,充当有血有肉普通人的角色,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当事人讲一讲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如此温情的法官寄语最初是怎么来的?

去年12月,综合审判庭副庭长黄通利接连办理了数起离婚案件,但在回访时却发现,原告、被告双方虽然被判离婚了,但往往女方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更大,有几名女性因此意志消沉、不修边幅,有的暴瘦,有的暴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怎么办?案子判完后,肯定还有一些事情是要去做的。”黄通利说,简单的“准予离婚”几个字并不能抚平当事人双方心中的创伤,如何弥补法律简单介入家事纠纷的苍白无力,在化解矛盾的同时让他们重拾亲情,考验着司法的智慧。

结合自己13年的办案经历,黄通利发现,邻里、家事纠纷中,当事人多半打官司是假,想出口恶气是真,甚至还会要求解决不相干的纠纷。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法官时常面临“有理说不清”的窘境,无奈之下只能“就事论事”,导致一些裁判结果无法让当事人满意,不仅不能化解矛盾,反而双方积怨因诉讼不断加深,陷入“找茬诉讼”的怪圈。

“亲情一旦破裂,造成的误解非常不易消除,甚至影响几代人的关系。对于调解不成的情况,不得不以判决结案,法官虽然完成了纸面上的工作,但化解纠纷的目的却没有达到。法官在判决书中虽可以兼顾情理,但囿于格式和结构限制,更多表现为对证据规则和法律适用的认定,加之法律释明和调解工作的不足,导致判决书本身的说理功能大打折扣,裁判结果显得比较突兀,可能会引起当事人的误解,甚至对司法公正产生怀疑。”黄通利说。

这些思考加上去年年底集中出现的离婚案件影响,让黄通利萌生了附上法官寄语的想法。

在他看来,法官寄语文无定式,可在法律与当事人之间搭建思想沟通平台,法官通过找准双方矛盾产生的根源和关键,从恰到好处的角度入手成文,用当事人听得懂、信得过的语言和当事人交流,让其充分感受到法律之外的人情味,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这样才能引起当事人的反思,从而督促其自觉履行义务,真正做到服判息诉。

黄通利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龙港法院院长董忠波的大力支持。董忠波迅速组织多名资深民事审判法官进行会商研讨,确定预期效果:希望唤起当事人对于这段感情的美好回忆,即使无法完全修复破损的婚姻,也能以这种方式减少双方当事人对对方的负面情绪;以期许的方式鼓励当事人勇敢走出阴影,学会宽容和爱,重新迎接新的生活。

那段时间,龙港法院的法官们积极研究名人名言和一些温情的、传播度高的散文,发现“心灵鸡汤”式写法可能更适合寄语,便确定了寄语的表述方式和基本框架。

去年12月24日,龙港法院发出了第一份法官寄语。“当时心情很激动,期待能有好的效果。”黄通利回忆说,后来被律师点赞、被当事人认可时,大家都很有成就感。

当事人和律师的肯定给予龙港法院法官们莫大的支持,此后他们一发不可收拾,一桩家事纠纷结案后,便根据案情有针对性地发出法官寄语,附于每一个家事纠纷的裁判文书后。截至目前,该院已发出了562份法官寄语,实现家事纠纷法官寄语全覆盖。

化解矛盾重拾亲情

诠释“司法软实力”

写寄语对于法官们来说是额外增加的一项任务,他们一般是在工作结束后“挑灯夜写”。有时候,办案、写裁判文书、开会研讨复杂案件等事项赶在一天,等忙完后再去写寄语,此时已经到了深夜。

黄通利清晰地记得,这大半年来,他好几次都是凌晨1点左右开始构思寄语,写完已经到了凌晨3点。“虽然辛苦,但是看到当事人因为我们的工作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值了!”

记者了解到,有些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之后,经过法官劝解而撤回起诉,收到附在裁定书后的法官寄语后,开始回忆双方最初的甜蜜,并深刻反思自己在婚姻中的行为,最终双方重归于好。

李某和杨某是一对年轻夫妇,今年年初两人因家庭矛盾诉讼离婚,在法庭上针锋相对。黄通利耐心调解仍无济于事,便判了两人离婚,同时给他们送上一份法官寄语,“你们的爱情本应和美如玉,而非为家庭琐事争吵不休。诚然,柴米油盐酱醋茶会成为前进的负累,但是为爱负重,哪怕累一点,也会成为独美的风景”。

让黄通利没想到的是,判决离婚3个月后,他竟然碰到李某和杨某手拉手在逛街。两人说,那段法官寄语对他俩的触动很大。

“看到当事人能和好如初,我为自己身为一名法官而自豪。从多个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也许就是一句饱含深情的话语,让当事人产生情感触动,既化解了矛盾又让他们重拾亲情,一举多得。”黄通利感慨道。

谢春凤对此也深有感触,她曾化解了一桩矛盾激烈的家事纠纷,女方因为双方矛盾激发闹着要离婚,男方却宣称如果离婚便要报复女方。在了解案件始末后,谢春凤认为,这样的案件如果简单地一判了之,不利于矛盾的化解,极有可能会激怒男方,进而引发一些潜在风险。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562份法官寄语 折射出怎样的司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