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位“院士”华人占47席,“联合国科学院”不属于联合国?
发布时间:2021-09-2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53位“院士”华人占47席,“联合国科学院”不属于联合国?
“联合国科学院从来没有宣称
自己是联合国的直属机构
大家非要这样理解,那也没有办法”
本刊记者/李明子
一篇名为《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公布53位学者为联合国科学院首批院士》的通稿最近在网上流传,引发争议。
据上述文章介绍,联合国科学院依据学科领域,分为生命与健康学部、人工智能与电子科技学部、网络与信息工程学部等20个学部。联合国科学院院士由具全球声誉的科学家及工程师构成,原则上为某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科学院新增院士的选举每年举行一次,每个学部每次增选不超过5人。
首批53位院士,华人占到47席,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世卿、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童庆禧等专家、学者名列其中。
《中国新闻周刊》仔细梳理名单发现,在这47位华人“院士”中,仅有少数中国两院院士,其余大部分都是高校学者,除来自全国排名二三百名的高校的学者外,还有多位并无学术头衔的企业人士。
“至于诸位大佬是怎么被忽悠去了忠义堂给李鬼撑场面,还是李鬼自己给自己开业送了花篮往脸上贴金,可就不知道了。”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陈怡然在个人微博上写道,“此联合国非彼联合国,乃是一位高人自己在纽约注册的非盈利机构”。
就在网友纷纷质疑“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来路的同时,北京大学校友网已经默默撤下了恭贺校友金安君荣获联合国科学院院士的文章。同样撤稿的还有复旦大学校友会。据媒体报道,复旦大学校友会工作人员表示,联合国科学院无法考证,联合国没有这样一个组织,已经撤下官网宣传稿。
“这个组织是完全合法的,联合国科学院从来没有宣称自己是联合国的直属机构,从来就没有宣称过,大家非要这样理解,那也没有办法。”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江苏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院院长李松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李松军在这一机构里的头衔是:联合国科学院首批院士之一、联合国科学院院长。
联合国科学院网站中文版
与联合国有什么关系?
据“联合国科学院”网站介绍,该科学院(AUNSTO)隶属于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United Nations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rganization),宗旨是团结国际科学技术专家,紧扣世界重大战略需求,探讨全球性行业重大革命性科技问题的国际性科学院,其目的是建立国际技术领域的新型高端智库和智力资源的集大成者,为国际科技工作者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渠道,为科技服务人类做贡献。
《中国新闻周刊》查询该组织网站发现,其预留的联系地址与实际注册地并不一致,网站显示机构地址为“New York, NY 10017 USA”,这一地址其实就是位于美国纽约市东部的联合国总部大楼。但据美国纽约政府数据库信息,这个“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由LINGYUN XIANG(向凌云)于2021年4月21日注册,机构类型是“国内非营利公司”,注册地址为“2 MOTT ST,RM805”。谷歌地图显示,该地址位于纽约唐人街内一家电玩城楼上,在同一地址注册的公司还有4家,分别是:一家税务服务公司、一家螃蟹许可经营店、一家紧急救援中心和一家网络公司。
9月19日,“联合国科学院”在其网站发布声明,注册地址2 MOTT ST, RM 805,是指8楼805号房间,是非盈利税务登记地址(即会计师事务所地址),并非该楼一楼附楼的电玩城。
《中国新闻周刊》查询联合国官网,并未找到名为“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或“联合国科学院”的机构。李松军对此解释称:“联合国的下属组织中,有一个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而这个理事会可以接受各种各样(民间)组织的注册。这就相当于,联合国是一级机构,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是二级机构,再下面有三万四千个(民间)组织,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就是其中一个。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是有实体的,实体在美国,联合国科学院是虚拟化的,和中国工程院一样。”
在联合国社会经济理事会的非政府组织分支数据库搜索关键词,并未查到该组织信息,但在注册页面“查重”时,显示已存在一个名为“United Nations Scienc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s”的机构。
向凌云发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份文件显示,该机构在今年8月初收到了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民间组织数据库登记的邮件回复,表示“联合国科学院”的注册信息已经被接收。
“联合国科学院”网站公示了一份该组织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登记非政府组织的文件截图。这张截图中有一段醒目的红字,中文意思是:本数据库和本网站上的简介本身并不意味着与联合国有任何从属关系,除非明确表明这种从属关系,即通过确定非政府组织持有的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的类型。
“不知道,不清楚,不记得”
2020年9月前后,在浙江绍兴召开了“联合国科学院”的第一届“国际院士大会”。参加了这次会议的李松军回忆说,有很多高端人士出席。至于这个机构的创办人向凌云是否出席会议、会上说了什么,李松军则表示“不知道,不清楚,不记得”。
今年七八月份,李松军收到消息,可由一位学术圈内的权威人士引荐加入“联合国科学院”。李松军表示,他填了申请表,还提供了自己的学术机构聘书原件和公证件,据说有专门的团队评审。
“我们不收纸质版,防止被人利用,都是微信一对一传输的。”李松军说。通过审核后,他还在确认受聘为院士的文件上亲笔签名,这份亲笔签名文件他交给了引荐人。至于这个引荐人是否为向凌云本人,李松军表示“不知道”。
而据另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入选者称,他是在今年八月初收到的“联合国科学院院士”聘任书电子邮件的。“这就是一个授予我的荣誉,我接不接受,他都给我了。之前,我不知道这个机构,是别人告诉我的,具体是谁告诉我的,你去问主办方。”这位入选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在去年9月也参加过在绍兴召开的会议,当时,他以为那只是一场普通的学术会议。
李松军表示:“联合国科学院只接受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学者,必须是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不接受晋升,这就是这个机构影响力大的原因。”
“可以说(我是)凭空被列为院士的。”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童庆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今年上半年,一位学术圈内比较活跃的年轻学者联系到他,说正在组织一群科学家,打算共同做一些有益于科学事业发展的事情,特别希望邀请两院院士参加。“我想,那就响应一下。”童庆禧回忆说。
该组织者随后在微信上发来一张中文表格,童庆禧按要求填写了个人主要学术贡献,并提交了一张照片。大概从7月起,童庆禧注意到所谓“联合国科学院院士名单”里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还有一些人以联合国科学院院长、秘书长自居,事情走向愈发不对,便没再关注。在那之后,组织者在微信群内要求所有成员提交学术证书原件或复印件等个人资料,童庆禧没有再理会。此后,也没有收到任何所谓的“联合国科学院院士”的聘书。
然而,仅从来自中国的“首批院士”名单来看,绝大多数入选者并没有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的头衔。对于评审流程和规则,李松军和另一位入选人均表示“不清楚”。
但李松军对该机构的权威性深信不疑,他解释说:“我们的院士名单还没认证完,就被中国院士数据库收录了。
李松军提到的“中国院士数据库”,由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办,所谓“收录”,是指该网站发布了一篇来自于“ITBear科技资讯网”的通稿,即前文提到的《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公布53位学者为联合国科学院首批院士》。
李松军还表示,该组织不收钱、也不发钱,之所以吸引他,是因为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发展自己的专长,“还有机会参加联合国大会里面科学技术方面的会议。而国内高校层次太低了,达不到联合国直接邀请的要求。”更让李松军向往的是,“可以定期向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各部门提交科技动态信息,还可能被联合国采纳。”
关于是否已经参与过相关会议,李松军表示,组织才刚刚成立两个月,正在筹备相关活动。“已经安排3个院士去参加。近期要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科技进展报告呢!”
“向主席”是谁?
在这个组织内部被尊称为“向主席”的向凌云,还有多重身份。
这个“联合国科学技术组织”还设立了全球移民署和千禧王国,据千禧王国的官网介绍,向凌云为M.K政府主席,护照号码为“MK 000001”。在领英上,向凌云直接称自己为千禧王国的总统。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早在2016年,一个名为“向凌云”的人,作为深圳国投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最终控股人,就被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告上法庭。被告原因是深圳国投融的公司名字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类似,并且在网站、商标等方面仿冒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造成该公司是国家级投资公司的错觉。法院判处停止侵权并赔偿8万人民币。
这家深圳国投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贵州贵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而贵州这家公司的法人即为“向凌云”。这家公司现已经注销。
另据《中国经济网》2016年报道,向凌云为“网络黄金”官方宣传中的高层之一。而这个“网络黄金”涉嫌传销,以发行虚拟货币的名义,打着“加密数字资产”的旗号,与比特币类相比,以高息骗用户入局。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向凌云曾在不同场合宣称自己能做证监会备案的私募基金,可以做各种融资,但中国证监投资基金协会私募基金备案系统查询显示,无论是贵州贵投还是深圳国投融都没有私募基金备案记录。
李松军仍对“向主席”的能量十分笃信。在微博上,向凌云是坐拥720多万粉丝的大V,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特约研究员。在新闻报道里,他有一大堆诸如“区块链金融研究领域的国际杰出人才”“著名旅美经济学家”“金融行业最佳领袖人物”的高级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