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整修后多了野趣少了文化 各界褒贬不一
发布时间:2021-08-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西湖,不知勾留了历代多少文人的脚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诸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类的诗句。杭州人和杭州城市的文化多半缘于这一湖泊的存在,秀丽的山水在吸引文化名士的同时,带来了新鲜的人文气息,杭州也因此而时尚。
事实上,西湖是一个人为的湖泊,有林逋的诗句为证:“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 做画屏。”西湖最早的治理始于唐代诗人白居易,他筑了白沙堤;然后是吴越王钱氏,开浚西湖,引湖水入城;接着是宋初苏轼修筑苏堤;而后是元代杨孟瑛恢复唐宋西湖的旧观;清代康乾开湖溉田,雍正浚湖……
历代以来,这一湾静水,不知耗费了历代多少人的心血,才从一个专用作蓄淡水的湖,变成了一个园林式的景致。试想,假如剥离了湖周围所有的文化元素,留下光溜溜的一潭静水,西湖还算是一个值得文人嘉许的湖泊么?
现如今杭州的执政者,沿袭了历代为官者的传统,在2003年邀请了省内外的著名设计专家,聚集西湖,出谋划策。经过上上下下的努力,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三年的工作量,拓宽了水域,将西湖整修一新。那么,崭新面目之下的新西湖,是否更让人“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了呢?
对新西湖的褒贬
新修的西湖分为三大景区:杨公堤景区,新湖滨景区以及茅家埠景区。在新的工程中,新湖滨改为步行街,湖滨周围的建筑翻旧如新;开放了曲院、花圃和花港三大公园;将西湖水域往西拓宽,重修杨公堤、里六桥和七大景区。并且新推出36个重修的历史文化景点。园文局有关同志告诉记者,新西湖工程最大的功效在于改善了西湖的水质,西湖水因此而一月一换,能见度大大提高;其次,西湖周围推倒了围墙,不收门票,如此一来,方便游客,游人因此大增,对于园文局来说,周围摊点出租而获得的收入远远要少于门票的收入。
如此给游人带来方便的工程,在民众中反映如何?
记者在西湖边随机采访了一些不同年龄段的游人。约有一半的游人对新西湖的反映不错。赞成者大致认为新西湖有野趣,而且工程耗费之大,让人叹服。持相反意见的则认为新西湖经过整修以后已经没有以前西湖的味道了,没有西湖原本清秀有佳的特色。
作为自古被文化人所深爱着的这一方山水,在重修后,他们是如何评价的呢?
摄影家薛华克(英国皇家摄影家协会会员),他在新西湖重修之后担任了园文局授予的拍摄新西湖画册的重任,他的三本画册——每个景区一本,即将在不久后结集出版。这位从各个角度观赏了新西湖的摄影家对记者说:新西湖很美,至少比想象的要好。一开始拍湖滨的时候没有感觉,但是在清晨去的时候找到了感觉。新西湖在雾蒙蒙的早晨特别美。尤其是杨公堤,拍摄的时候心里很感动。另一位摄影师刘中,(这位以拍西湖出名的杭州摄影界新人最近刚和作家王旭峰合作出版了新书《走读西湖》)他对记者说,新西湖重修是一件好事,新西湖水面比原来开阔,这一点很好,而且很有野趣。但是新湖滨却很难拍。湖滨现在搞得很现代,只是一些欧式的建筑却很难入眼。不过,他认为,这样的结果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新湖滨现在还没有完全成型,一些商家没有入住,氛围还没有起来,因此,如此一来就显得很难拍摄。
摄影师对事物的评价多半缘于感觉,他们用自己的镜头来评判周围的事物,那么对于那些同时依靠感性和理性评判事物的文人来说,他们眼里的新西湖又如何呢?
杭州某知名媒体主编、作家认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湖,刚完成了一次规模巨大的较好体现21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水准的新概念装修,在新西湖,去湖滨、杨公堤逛逛,会有耳目一新或者心旷神怡的感觉。我们都在为西湖的新而自傲而激动。可自傲和激动后,我们会发现我们似乎失去了许多,那些独特的韵致,那些古朴的积淀,还有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我们看到的,似乎在别的地方也曾见过,在深圳?在大连?或在我们的一些新落成的花园式的居住区内?现代化的装修使得西湖有些造作和过于西化。其实,我们期盼的恰恰应该是一个还原得比较到位的旧西湖。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夏烈,这位最近刚刚策划编辑《闪烁其辞》的七十年代后期出生的编辑对记者说:新西湖给老百姓提供了新的游玩环境,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新湖滨的“湖畔居”喝茶的时候,看见湖滨边上有一座木质的桥太白,太新,太显眼。杭州的感觉不应该是这样的,她应该是内秀的,有文化历史传承的一个地方。不过杨公堤上的桥感觉要精致一些,好一些。杨公堤的桥的桥面用石料做起来,还有一些中国文化的传统图案,因而留有一点做新如旧的感觉。杨公堤西面的水域,我是坐船过去的,湖面的感觉还可以,新拓的水域和以前的感觉不太一样,有点野趣。以前的西湖好比是经过打扮的大家闺秀,新西湖则是一个纯朴的乡姑。但是仔细游玩的时候,却发现如此野趣值得把玩的地方很少,而且周围没有山。新西湖修建工程重修了西山路,重修之后的西山路和南山路原本盎然的古意和休憩感突然之间没有了,而新的造景人工味又过浓,这对于旅游文化来讲是有所损坏的。现在的情况是修了南山路又修西山路,听说还要修北山路,一条接着一条的修,你总得留一条路给我吧!而且新的西湖过于招摇,我们一般喜欢探幽的感觉全然没有了。新西湖虽然对一般的游人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个人趣味文人化倾向的人来,就缺少了历史文化内涵和悠闲的休憩感。这比较遗憾。不过,对此观点作家张抗抗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新西湖’的房屋很新、树木还小,草坪还留有缝隙,目前确实看不到时间、岁月和文化沉淀。但“新西湖”有一种自然的野趣、给人以乡村风情的遥远西湖的想象。草坡、芦苇、木桥都是过于精致的“老西湖”所不具备的。我不赞成“败”之说,因为新西湖实际上是对老西湖的一种补充、延伸。它们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相得益彰,会使西湖的内涵更丰富。”
一半理性,一半感性的文人对西湖的看法如此,那么那些喜欢对事物做理性思考和研究的专家教授如何评说的呢?记者为此专门走访了一些知名专家学者。
浙江大学某教授认为:新西湖过多的关注了旅游经济因素而缺少文化内涵,整个新西湖吸引游人的方式让人想起拉斯维加的赌城,用商业的因素吸引游人,但是在游玩之后却因缺少文化而很少有值得回味的地方。美院某知名教授认为:在杭州这座历史积淀比较厚重的城市,应该静下心来研究历史信息保存和现代文化共存的方式,甚至应该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杭州自身有许多文化历史的信息,比如吴山上的摩崖石刻,但是很多游人并不知道,也没有去观赏。新西湖的整修者没有很好的将历史和现代整合起来,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历史应该是厚重的,陈旧的甚至是积满灰尘的。但是新西湖太新了,我们因此而读不出历史的信号。对于杭州这类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城市来讲,这是一种遗憾。
比较之下方能鉴别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杭州西湖整修后多了野趣少了文化 各界褒贬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