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引诺奖得主与多名专家共议创新
发布时间:2021-06-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9月19日,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国际应用科技研究院与江苏高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三方顺利签约,将共同推动“准晶体智能计算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项目在六合经济开发区落地。六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签约落地研究院项目,旨在进一步推动六合区国际创新资源集聚,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为“强富美高”新六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当日还举办了“准晶体智能计算应用研究院专题研讨会”,诺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国际应用科技研究院院长宋云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陈照峰以及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江苏中心主任尹睿等多名专家出席。
打造高质量创新载体
9月19日,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国际应用科技研究院、江苏高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三方顺利签约,拟共同推动“准晶体智能计算应用研究院”项目在六合经济开发区落地。
“准晶体研究院项目是对准晶体新材料研发过程当中使用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等进行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该项目拟通过理论模型和计算,预测或设计材料结构与性能,以此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该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宋云明表示,当前在发达国家,一部分科学家已经在借助超级计算机、量子力学、智能计算等新工具、新理念快速寻找、合成新材料,智能计算还可以筛选庞大的已知材料数据库,发掘这些材料的未知性能。
据了解,该项目将整合国内国际创新人才资源,打造一流的科学顾问团队,并积极承接本地相关领域企业的技术需求、攻克技术难题,包括研究成果发布、为地方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
而六合经济开发区将帮助研究院争取优厚的政策支持,引导研究院申报江苏省和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顶尖专家A类计划、各级产业化扶持基金等各类项目。在省市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六合经济开发区也积极提供配套支持。
另一方江苏高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负责载体的整体运营,组建运营团队,建立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整合企业服务资源。
据介绍,该研究院项目将在成立后的1-2年内成立2个技术公司,创建3个产学研对接窗口,7个技术创新平台,并引进20项技术成果来服务企业;2-3年内,将实现部分技术大规模产业化,服务企业50余家,产学研合作项目20项;3-5年内,进行技术积累再创新,技术创新10项,孵化企业3-5家。
六合的创新“基因”
事实上,该项目落地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是有所讲究的。
9月6日,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公开表示,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南京求“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南京求“高”,打造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南京求“先”,提升南京城市功能和首位度;南京求“优”,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四招”目的是给城市发展选择最佳的路径,给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体验,给人才打造最高效的创业环境,使南京成为最具竞争力、最具发展活力、最适合投资的城市。
“南京是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中唯一的特大城市,作为国内科技创新重镇,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也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而近年来南京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高创中国创始人栾星指出,这次项目落地六合经济开发区,是因为该开发区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实现营商环境建设和提升,这大大提升了开发区对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资料显示,六合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批准设立,是省级开发区,规划25平方公里,开发区内入园实体企业4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家,外资企业30余家,2017年度,开发区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37.9亿元,比去年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119.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6.1亿元;财政收入12.01亿元,比去年增长4.4%。
六合经济开发区负责人表示,落户只是个开始,此次签约的三方将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打造成为国际创新创业载体的标杆项目,并积极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据悉,该研究院项目具体将最终落地于六合科创园,六合科创园是由六合经开区投资建设的国资平台,已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2019年6月交付使用,总用地面积400余亩,一期开发面积94亩,紧邻地铁站,交通便利,是六合区创新创业要素中的基石,科创园立足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着力开展创新主体孵育、创新服务平台构建、创新文化营造等方面建设,引进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及高端人才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功能定位准确、服务功能健全、管理运行规范、区域特色鲜明的一流科技创新载体,目前多个研究院,全国知名孵化器和一批优质项目已经签约,计划按期入驻。
诺奖得主谢赫特曼也来了!
在准晶体行业,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最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他在2011年因开辟研究准晶体的全新领域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次其也出席了当天召开的“准晶体智能计算应用研究院研讨会”,并与现场专家进行了热烈交流。
资料显示,谢赫特曼(Danny Shechtman,1941~),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著名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他在以色列理工学院取得机械工程学士、材料科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任以色列理工学院菲利普托比亚斯材料科学教授、美国能源部埃姆斯实验室(Ames Laboratory)助理和爱荷华州立大学材料科学教授。
1982年4月8日,谢赫特曼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工作时在快速冷却的铝锰合金中发现一种新形态的二十面体相(Icosahedral Phase)分子结构,这种新的结构因为缺少空间周期性而不是晶体,但又不像非晶体,称为准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ls)。
据了解,准晶体具有的奇特结构,展现了独特而完美的长程有序,这个发现给晶体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对长程有序与周期性等价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挑战,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家们看待固体物质的方式。
而准晶体耐蚀耐磨等特点也让准晶材料在现实生活中颇有“用武之地”。
据研究,准晶材料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低表面能、低传热性、不粘性、耐蚀耐热和耐磨等特点,可应用于表明改性材料以及作为增强相弥散分布于结构材料中。
“航天航空工业中,科学家们正研究用准晶体材料来代替传统隔热材料,太阳能工业中,准晶体因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能(高的红外传导率)和足够的热稳定性(抗氧化及扩散稳定性)还被用作太阳能工业薄膜材料。”一位专业人士介绍称,此外准晶材料还可以用作结构材料增强相的应用,储氢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热值发电材料等。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南京六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引诺奖得主与多名专家共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