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螺蛳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1-06-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焦点访谈丨特色产业强起来小米粉也能闯天下 (原创文章www.9y9y.com)
在刚刚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一种特别的小吃榜上有名,它就是广西柳州的螺蛳粉。近几年通过工业化生产和网络销售,螺蛳粉已经火遍全国甚至卖到了全世界。2020年袋装柳州螺蛳粉的销售收入达一百多亿,比五年前翻了整整22倍。而从2014年底第一家袋装螺蛳粉企业诞生,到2020年产值过百亿,只用了6年时间,是不是很让人吃惊?就在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也专门来到柳州螺蛳粉的生产企业,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给予肯定,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本文来自www.9y9y.com)
螺蛳粉,柳州人最钟爱的食物。对许多柳州人来说,从小到大的记忆都伴随着螺蛳粉的味道。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柳州考察时,专门来到螺蛳粉生产企业,对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
螺蛳粉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柳州的街边夜市,以前基本只有在柳州当地才能吃到。因为它工艺特殊、配料多,而这些食材又必须产自当地才能保持原汁原味,所以到外地开店因为空运成本高等原因,很受限制。
不过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尤其短视频、直播等网络营销手段的丰富,螺蛳粉突然间火了。有多火呢?在网上,有关螺蛳粉的话题总能引起全民追捧,阅读量经常达几亿,螺蛳粉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火爆的关注度带来了火爆的销售。尤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柳州螺蛳粉逆势而上,全网络1.2万家螺蛳粉店铺,一年就卖出了近8亿包螺蛳粉,位列淘宝吃货大数据销售榜的榜首。而2020年袋装柳州螺蛳粉的销售收入也达到109.94亿元,柳州螺蛳粉已经从小小的路边摊发展成为了百亿大产业。
在柳州的螺蛳粉电商产业园,各家螺蛳粉企业的主播们每天都忙着直播带货,销售很火爆。如此巨大的销售量,背后是一个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来保证质量和效率。
在当地一家大型螺蛳粉生产企业,记者看到不仅有现代化生产线,还有一个智能化信息控制中心,用5G技术和大数据对生产销售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
不仅生产环节能实时监控,所有销售情况也能用精准数据来实时统计和分析,便于更好掌握市场。
柳州螺蛳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对柳州螺蛳粉产业未来的发展也做了具体指导,尤其强调,“要把住质量安全关,推进标准化、品牌化。”
许多人说柳州螺蛳粉很幸运,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小吃界的一匹黑马。然而没有幸运是偶然的,无论哪个产业的成功,背后必然是走过了一条艰辛的路,有着无数人的努力和付出。
严振华是柳州一家螺蛳粉企业的创始人,在螺蛳粉产业发展之路上,他是一个特别的角色。
严振华最早产生把螺蛳粉做成袋装产品的想法,是因为在外地上大学时吃不到家乡的螺蛳粉,他觉得这也许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市场。毕业后严振华回到柳州,开始研发螺蛳粉的袋装生产。
柳州某螺蛳粉企业创始人严振华:当时食材都是提供给实体店的,怎么能把这些原料做成袋装,我们把做米粉的加工厂都跑遍了,老板根本不接见我们。他觉得都没听说过以这种方式去做产业,没有很看好这个产业。
被拒绝很多次后,终于有一家工厂愿意合作,一起开发适合袋装生产的原料。此时当地政府了解到这个情况,也敏锐意识到这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当地政府开始推动螺蛳粉的工业化生产。因为螺蛳粉以前只有实体店,工业化生产连许可手续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经过努力,2014年,严振华的公司取得了全国第一张螺蛳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从此螺蛳粉可以袋装生产、卖到各地去了。很快柳州就有数家生产企业发展起来。
产业虽然起步了,但最初的生产却很混乱。
企业创办之初,各家都是小作坊生产,效率低,质量也参差不齐。产业该如何走下去,考验着政府管理者的眼光和智慧。
虽然螺蛳粉只是个小吃,但当地政府从一开始就为它设定了发展成“现代化特色大产业”的目标,坚持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而这首先就需要制定一个严格统一的生产标准。
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产品必须具备哪些配料,还有米粉的水分、菌落总数,政府都定了很规范的标准,大家必须去执行,规范这个市场,我们柳州螺丝粉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螺蛳粉工业化生产从无到有,所有的技术和工艺都要靠自己去探索。创业者们攻克了无数难题,生产设备也研发更新了好几代。这些进步离不开企业的创新精神,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在这方面,当地政府也做了很多努力。
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我们每研发成功一款新的机器设备,当地科技部门就会给我们一部分资金支持,鼓励我们去创新。
发展特色产业,不仅企业受益,更重要的是为了造福当地百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时,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生:总书记看得很仔细,他说你要把这个企业做好,要有担当,为社会多做贡献。
要让螺蛳粉产业发展惠及更多百姓,这也是当地政府的工作目标,为此,当地以螺蛳粉为核心,大力发展全产业链,让更多群众能以此增收致富。
黄守江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靠种水稻的微薄收入生活。近几年,随着螺蛳粉产业的发展,螺蛳粉的原料竹笋、木耳、螺蛳等也大量需求。于是当地政府陆续建成了50多万亩的种养殖基地,鼓励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种养殖。黄守江也在政府工作人员的鼓励下种起了竹笋。
为帮助农户种养殖,当地政府出台了很多实用的政策,比如按面积发放补贴、派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统一规范化种养殖、和企业签订收购合同等,既保证了原料质量,又为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现在,黄守江种的6亩竹笋一年能增收2万多元,加上打工的收入,很快便脱了贫。在柳州,像黄守江这样因为种养殖螺蛳粉原料而脱贫的贫困户有近3万人,种养殖共惠及农户20多万人,他们的生活因产业发展而改变。
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好了,得到最大实惠的是当地百姓。在柳州,一个日趋完善的螺蛳粉产业链和多元的产业新业态正在形成:从上游的原料生产,中游的食品加工、包装,到下游的商超、电商、物流,再到文旅体验、文创产品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惠及产业链上无数百姓。未来,希望这个“小米粉大产业”就像习总书记寄予的希望那样,继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得更好更强。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螺蛳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