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2025-01-10 04:19:52 星期五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数万养老钱买的“药”,其实是乐利来“保健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介入调查

发布时间:2021-06-0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骨健宝”一盒298元,“排毒贴”一盒190元,“鱼油”一瓶320元……为了治“病”,一年多的时间来,青岛一位67岁老太前后购买了数万元的“药品”。记者调查发现,老人重金购买的“骨健宝”其实是“固体饮料”,售卖此产品的“杨医生”则表示自己卖的是“保健品”,这引发了老人家属的质疑。目前,平度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

  近年来,一些养生保健乱象仍然存在,概念炒作和夸大宣传让老人上当受骗,专家表示子女需要多多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不给骗子可乘之机。随着我国对保健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增强,保健品行业将得到进一步规范化发展。

  >>>反映<<<

  老人家中藏“秘密”

  竟花数万元买“药”

  “太惊人了,快七十的老太太,竟然被人以治病的幌子,诱导购买了七万多元的保健品。”近日,家住平度的王女士拨打半岛热线96663反映了自己母亲的遭遇。据王女士介绍,她的母亲刘老太今年67岁,平时里老人在王女士家帮着看外孙女。因为家里还有90多岁的老母亲,2020年冬天老人回到老家,之后一直在家照顾老人。平时王女士与老人联系挺多,但是一直没有听说老人买“药”的事。直到5月21日晚上,王女士才从表妹那里听说,刘老太不仅花了数万元买保健品治病,还欠了对方一万多元。

  刘老太购买的“排毒贴”

  “我从小在姨家长大,现在在市区工作,5月21日过来看姥姥和姨,晚上住下的。当天晚上我姨接了个电话,对方是催债的,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我姨在外面买了保健品,还有一万多元没有给,老人想问我借钱还债。”王女士的表妹介绍,接到电话后,她看到刘老太非常犯愁。得知情况后,她立即将此事告诉了王女士。之后姐妹俩进一步了解得知,母亲购买保健品已经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刘老太表示,自己“买药”的钱已经超过七万元,目前还欠着一万多元。

  “最令人生气的是,卖药的人告诉我母亲,那些保健品可以治骨质增生和关节炎。老人没有文化,没有心眼,就相信了对方,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欺骗。”王女士说。发现母亲的“秘密”后,王女士和表妹再次与对方联系,对方承认其售卖的保健品能够“治”腿疼,但是对刘老太“已花七万多元”的说法予以否认,并表示实际花了“四万多元”。之后,王女士也将此事反映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无奈<<<

  老人以为能“治病”

  养老钱耗尽女儿担忧

  5月23日上午,半岛全媒体记者来到平度市南村镇刘老太的家中,发现刘老太步履蹒跚。老人住在老旧简易平房里,光线昏暗的室内,没有一件像样的新家具,这是刘老太和老母亲的住处。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想象到,刘老太会花数万元去购买保健品治病。

  “他们介绍我去的,说是能治腿疼和膝盖疼。开始花了两万多元,但是对腿疼没有明显的效果,我想不好治就不治了。但是那个人又给了我一些药,她就说不信不给我治好,我就买了。当时她就说这个药怎么怎么好,有人花了40万元没治好,吃了它这个药就好了。后来我说没钱了,她说先赊着,以后慢慢打。”刘老太说,自己每次到对方家里拿药,都是给的现金,到底对方给了多少产品、每样产品的价格,刘老太都不清楚。此外,刘老太每次去买产品,对方都没有提供发票或者收据。

  刘老太购买的“药”

  “这分明就是一种饮料,但是他们告诉我母亲说是能治病,这不是骗人是什么。他们真是狠得下心,诱导这样一个生活不易的老人花这么多钱买保健品,现在老人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都没了。”王女士说。据了解,刘老太今年67岁,她的丈夫在20多年前就已离世,面对生活的不易,她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虽然现在女儿成家,但刘老太还要照顾老家90多岁的母亲,平日里除了孩子给点生活费,刘老太还会到周边打工挣钱,“一般就是出去给人摘辣椒把、捆大葱,一天挣几十块钱。”

  >>>回应<<<

  曾卖4万元保健品

  10000元提成1700

  “老人被骗了,现在我们希望对方能够把钱退给我们。”王女士拿给记者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杨医生”的电话。这位“杨医生”就是卖给刘老太产品的女子。

  “杨医生”的电话

  在记者采访时,“杨医生”给王女士的表妹打来电话,要求发一个位置双方见面。当被问到“吃药治病”、“卖了七八万元的保健品”时,“杨医生”情绪激动,表示卖给刘老太保健品是出于好心,刘老太是自愿上门买“药”,赊“药”时还说“瞎不了钱”,现在王女士等人是在“敲诈”自己。

  5月23日,王女士和母亲一块来到平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村市场监管所,将情况反映给了工作人员,当天上午,南村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张所长将双方召集在一起调解。对于王女士的质疑,卖给刘老太产品的杨女士当场给出了答复。

  杨女士承认,从2020年7月份,刘老太开始从她那购买了一些“保健品”,主要是“乐利来国际”的一些产品,总共4万余元,具体多少钱还没有确切的一个数字,具体需要查看家里的账本。据杨女士介绍,刘老太总共购买了5款产品,包括298元一盒的“骨健宝”;190元一盒的“排毒贴”;320元一瓶的“鱼油”;159元一瓶的“鸸鹋油”;此外,还有763元一套的“化妆品”。

  刘老太购买的“鸸鹋油”

  杨女士表示,这些产品进货的时候就是这个价格。由于刘老太经济困难,她给刘老太赊账,刘老太还欠她16000元。

  此外,当张所长询问她如何盈利的时候,她表示销售10000块钱的产品可以返还1700元。杨女士还透露,她没有几个客户,也没有“直销员证”和营业执照。杨女士的丈夫还补充道,他们不经营这个产品,只是有需求的人需要这个产品的时候,他们给“捎”过来。

  >>>调查<<<

  “药品”实为“固体饮料”

  商务部网站无“乐利来”信息

  记者采访得知,刘老太购买的“能治腿疼的药”是一种名为3R骨健宝的蛋白固体饮料,其配料为水解胶原蛋白粉、麦芽糊精、结晶果糖、水蜜桃水果粉、 百香果水果粉。据外包装显示,该产品的生产单位是全宏(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监制单位是乐利来国际科贸(北京)有限公司。一盒净含量300克的产品,全国统一售价358元。

  刘老太购买的“药”实际上是“固体饮料”

  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得知,乐利来国际科贸(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25日,法定代表人为邱某福。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日用品、保洁用品、卫生用品、化妆品的研究和保健食品等。

  5月24日下午,记者随后拨打了该公司的备案电话,显示无法接通,公司官网已无法正常登录。记者注意到,该公司的法人股东为乐利来国际商贸集团有限公司,记者拨通了该公司的备案电话,一位男子表示他不是该公司的工作人员,无法就相关问题做出答复。

  商务部直销网站未查询到“乐利来”的相关信息

  此外,24日下午,记者从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网站查询后发现,未查询到乐利来国际科贸(北京)有限公司的相关信息。

  >>>进展<<<

  “药品”还是“保健品”?

  双方分歧较大未达成一致

  记者注意到,在双方沟通过程中,刘老太表示,她去杨女士家中就是去拿“药”,由于自己患有关节炎,腿部疼痛多年,她自认为吃了杨女士提供的这些“药”,腿部疼痛的情况能够好转,但实际上效果有限,等她不想再购买这些“药”的时候,发现自己越陷越深,很难摆脱这些“药”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在调解过程中,双方争议的焦点也集中在这批产品到底是不是“药”上。刘老太认为自己购买的是能治疗关节炎的“药品”,而杨女士则表示她卖的是“保健品”。

  为此,南村市场监督管理所张所长询问杨女士,“当时刘老太前往拿产品时,你是怎么反应的?”杨女士回应称,刘老太说“药”的时候她确实没有提出异议。此外,杨女士还承认,当时自己也没有向刘老太解释自己卖的是“保健品”。

  刘老太购买的“药”实际上是“固体饮料”

  调解结束后,王女士提出诉求,要求杨女士方面退还刘老太购买产品的费用,并给予适当的精神补偿。对此,杨女士方面表达了强烈不满,称刘老太本身欠了一笔产品的费用,所以他们不接受王女士提出的诉求。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此次调解未达成一致。

  在调解现场,给杨女士供货的一名李姓女子也接受了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她表示自己的门店在红岛,有营业执照和直销员证等,但当场无法出示,后续可以提供。

  张所长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让各方提供证据,并进一步调解此事。此外,对于当事人涉嫌违法的行为,执法人员将进一步调查取证,一旦查实将严肃处理。

  >>>说法<<<

  老人爱买保健品

  子女表示很无奈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对个人健康与生活质量日益重视,不少老人购买保健品,作为子女犯了难。

  此前,记者曾报道市北区一位老人在半年时间内购买了五六万元的保健品,家中客厅俨然成了存放保健品和赠品的“仓库”。这位老人的遭遇并非个例,一些保健品打着“包治百病”的旗号,不少老年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闫先生的母亲和小姨今年都70多岁了,去听了一堂免费讲座后,回来后一发不可收,同时买回来一大堆保健品,更令闫先生气愤的是老人听信专家的话,竟然将治疗糖尿病的药给停了,导致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闫先生实在气不过,于是找销售商理论,并为老人退了款,“虽然我们一再叮嘱,可老人还是背着我们去买保健品,时间长了我们也麻木了。”闫先生无奈地说,他曾经和老人深入交流过这个问题,但是老人开始听了,过了几天又去了,这让他很无奈。据闫先生介绍,老人不仅购买保健品,还会购买一些劣质的生活用品,等他们发现后退都是个问题。

  “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拿着钱都买保健品了,老人有时候就是不听,说多了老人以为我们孩子不孝顺。”家住市北的张先生无奈地表示,老人年龄大了,经不起忽悠经常去小区听课,销售人员和老人说这些保健品能治病,即使老人没病也能提高免疫力。老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有时候劝引发和老人冲突,有时候还会发生口角。

  >>>现状<<<

  保健品“坑老”转入农村

  取证困难消费者维权不易

  随着执法部门打击力度的加大,养生保健乱象得到整治。记者了解到,从2020年1月1日开始,《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所有保健食品都必须在包装的显眼位置印上这么一句警示语“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按照新规,警示用语区应当位于最小销售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

  不过,一些概念炒作和夸大宣传的保健品开始向农村转移,不少村民老人经不住诱惑,保健品“坑老”向农村蔓延值得特别警惕。

  “ 有人卖保健品,专门骗农村老年人。”近日,本报检索新闻线索发现,不少读者反映,有人盯上了农村这块地方,夸大宣传,销售保健品,让不少老人上当受骗。“农村留守老人多,而且信息也不发达,受知识和信息等限制,农村老人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家住即墨的孙先生告诉记者,农村相对比较闭塞,销售人员抓住一些老人贪小便宜的心理,销售保健品。

  “坑老”的保健品在农村的泛滥,掏空了老人的钱,也伤害了老人的心,“送个鸡蛋送个大米,老人经受不住诱惑就上当了。”家住莱西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一些保健品销售商的销售方法五花八门,在销售的时候都是口头承诺,为了销售夸大宣传,由于农村老人不会网上支付,大部分是现金交易,即使出了问题也执法人员很难抓住证据,这给相关部门执法和消费者维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揭秘<<<

  保健品营销套路深

  八步走步步“攻心”

  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特别痴迷购买保健品呢?难道这些保健品真的有商家宣传的奇效吗?此前,记者在一家保健品公司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份“二十天跟进流程”,详细记录了在20天内,销售保健品的工作人员如何通过“八步走”的方式,一步步攻克老年人的心理防线,让购买保健品的老人对产品和这些“专家”深信不疑。

  记者仔细分析这八步内容发现,这八步走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权威专家解释以及物质奖励,通过这些手段,一步步赢得购买保健品老年人的信任,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购买更多的保健品。

  这八条“套路”分别为:1、获取购买保健品老人信息并赠送礼物家中拜访;2、“专家”进行电话回访;3、客服回访,告知成为贵宾会员;4、员工二访,告知领导即将随机走访;5、专家二访,肯定效果;6、总经理恳谈会,肯定效果讲解会员卡待遇;7、两日游,推大单、补单;8、参加员工会。

  >>>心理专家<<<

  子女多关怀老人少受骗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师、青岛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首席专家于明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健品销售人员通常抓住老人的心理,通过打心理战取得了老人的信任。

  于明东认为,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一些“空巢”老人缺乏陪伴,相对比较空虚,人们必须非常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保健品的问题实际折射出的是当下老年人的生存困境,人到老年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厌恶感”,获得“完善感”。这种“厌恶感”主要是对“丧失”的厌恶:包括健康、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的丧失,以及生命终点到来的一种厌恶。

  于明东表示,老人独自生活在家往往比较孤单,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尤其是空巢老人渴望陪伴,此时,卖保健品的人就会趁虚而入。老人购买保健品的过程,销售人员利用了老人对失去健康的恐惧,一个方面是满足了老人对于健康的追求;同时也满足了老人对亲密关系的需求,老人遇到突然出现的“好心人”,很容易上当受骗。于明东建议,子女和社会爱心志愿者多关注老年人需求,多去陪伴老人,并和他们经常沟通交流,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此外,针对违法销售保健品的行为,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张宝清律师介绍,如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而从事药品销售,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如虚构事实,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保健品等冒充药品出售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则涉嫌诈骗。“建议市民患病要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轻信非正规医疗机构或人员的虚假宣传。遇有类似情形的,及时到相关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张宝清律师说。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数万养老钱买的“药”,其实是乐利来“保健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介入调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