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多方合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发布时间:2021-04-2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的美好梦想。让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当前,全球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亚洲多国加速进入“银发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日渐紧迫。如何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如何将老龄化社会潜藏的经济需求转化为增长动力?作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路径,医养和康养应该如何结合?

在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迎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管理”分论坛上,国内外嘉宾就以上问题予以探讨,提出全球老龄化应对方案。

加速进入银发社会

根据联合国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亚洲国家在加速进入“银发社会”。

“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全球老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坦言,老龄化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也会对未来的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应当做好应对准备。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主席、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说,世界人口老龄化是非常多样化的,但是出生率下降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也加速了出生率下降的趋势。

“出生率下降会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规模大大缩小,给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福田康夫认为,“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年轻人可以生孩子’的环境,以保证国家的未来。”各国需要利用一些新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来弥补经济活动和适龄人口的不足,以推动包括生产、流通等在内的工业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创新。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和文化彼此相连,相互影响,因此应对老龄化,应该像对待全球气候变化那样全球紧密协作。同时,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一个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的可持续可循环公平透明的健康和养老保障生态体系,使得健康和养老储备与支出能够动态匹配,让每一个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有品质生活,同时也不增加年轻人额外负担和后顾之忧。

多方发力共同保障

对于老年人来说,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拥有稳定的养老保障,就是他们晚年最重要的事情。

“基于我国国情,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保障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必定要走的路。”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荣誉总干事、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说,国际上之所以普遍利用国家、单位、个人等养老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险体系,是因为这个体系的可持续性是比较高的,并且具有对风险的可控性。

陈冯富珍认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不断从制度层面进行养老保障方面的创新。经过多年来稳定的发展,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但对个人来说,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制度仍然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加强建设。不管是在医疗保障还是在养老保障上,需要更平衡、更充分地去发展,使养老保险体系能够满足个人多样化的需求。

“我们一定不能单纯依靠一方的力量,我期待政府、社会、企业、市场都能发挥潜能。”陈冯富珍同时呼吁每个年轻人承担起个人责任,科学合理地规划个人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计划,让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幸福的老年生活。

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税务如何发挥作用?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认为,要建立一个全国统筹的社保体系,其中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社保的费要改成税,全国统一标准、统一制度来收。除了收税以外,还应该有一些养老配套政策。

政府做好兜底服务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即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问题,标志着中国的养老服务已经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青岛市副市长栾新,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统筹三种不同的养老模式,也就是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要融合发展、统筹发展;二是要完善基本的养老体系,也就是普惠体系,政府要做好兜底服务;三是要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注重市场化的因素。

“居家养老的优点,是老年人能够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机构养老的优势在于服务比较专业化、标准化;社区养老是在一个平台,一边连接对它有充分信任的老年人,一边连接着各种养老机构。”栾新说,从中国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三种模式并没有得到融合。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多方合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