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社交创业的100种方式—— AI匹配、只能女选男,或者985毕业才能来认证?
发布时间:2021-08-2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对单身狗贵族来说,明天是个周六。对有另一半的人来说,明天就是中国的情人节「七夕」。
在茫茫人海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听上去又浪漫,又绝望——上个月,「女子网恋被骗 800 多万」就冲上过了微博热搜。据报道,北京的张女士在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网认识了自称在银行上班的「男友」杨先生。杨先生以房产投资为名义,让张女士给其转入 824 万,之后就消失了。
这些年,老牌的在线婚恋网站被用户骂得很惨——除让用户遭遇情感、金钱双重诈骗外,其商业模式一直备受诟病——在线聊天需要会员,人类高质量男性/女性都掌握在红娘手中,见面需 VIP 套餐 18880,私人定制 5 万起。总之,「割韭菜」式的服务体验太差。
但单身人士的痛点依然很痛,如何解决是一大难题。这些年来,国内仍然有一大批创业者在这个「古老的」领域进行着探索和尝试。
我们尝试去发现,现在有没有出现更可靠、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有什么新的玩法,比如 AI 测试找到对象的概率?此外,一些发展不错,创新的婚恋项目也值得研究。
1
婚恋创业公司生存现状
目前国家在「放开二胎」「鼓励生三胎」,但要解决对象问题才是首要前提,毕竟全国有 2.4 亿单身男女青年(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9)。找对象这事,需求是广泛的、又个性化的,商业化难度大,因而婚恋/相亲这门生意不「性感」,甚至有点「上不了台面」。
在线下,婚恋市场是分散、小型的婚介公司或者个人媒婆、熟人介绍这种运作模式;而在线上,头部的流量平台则是被百合网、世纪佳缘(两者已经合并)这样的古早互联网公司把持着。但百合佳缘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的婚恋骗局让其尽失了口碑,公司上市资本表现欠佳,市值低迷——2018 年缘宏投资以 40 亿元收购了百合网 69% 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缘宏投资后将其转让给了复星创投,百合网则成为复星广泛的产业投资布局中的一环,并于 2019 年底退市。
虽然如此,但是面对庞大刚需的市场,这些年仍然有一大批创业者想亲自「过河蹚水」,尝试一番。根据 IT 桔子数据,目前国内有 517 家婚恋创业项目(不完全统计),他们多数是在 2012 年后创业,2020 年后还有 31 个婚恋交友新项目成立。
从运营地区来看,国内有 127、119 个婚恋社交项目是在北京和广东注册运营的,分别占比 25%、23%。这主要和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创业的氛围和营商环境,二是人口规模,广东一直以来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年轻的劳动力人口是婚恋市场的主要目标用户群。除北京和广东外,全国其他地方分布较分散,上海、浙江、四川等地婚恋创业项目也较多。
从融资情况来看,仅有 61 家婚恋社交项目至少获得过一次融资,获投比例为 12%。在已经获投的项目中,超过一半仅获得种子轮/天使轮融资,占比 6%,还有 3% 项目获得了 A 轮融资,而融到 B 轮及以后的婚恋社交创业项目屈指可数,仅有 12 个,占比约 2%。另外,同为老牌相亲网站珍爱网在 2017 年底被太盟投资集团 (PAG) 收购,百合佳缘之后也被并购。
目前来看,仅炼爱网络挂牌新三板,婚恋市场竟无一家上市公司。炼爱网络开发的恋恋 APP 高峰期时注册用户近 500 万,月活 80 万,但后来逐渐走向下坡路,转型为虚拟恋爱服务。其商业模式是社交游戏变现。
从项目关闭情况来看,至少有 100 个婚恋社交项目已被关闭,比如口袋恋人、又又、恋爱说等。
2
婚恋市场行之有效的创业模式
近两三年,IT 桔子发现婚恋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创业模式,比如直播相亲、视频相亲。映客在 2019 年推出了「对缘」,主打视频相亲;虎牙推出「伊起」、陌陌推出过「对对」、探探上线了「牵手恋爱」,甚至连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增加过相亲直播间。其中,「伊对」凭借创新性的「直播+相亲」模式,跻身头部,分割了一部分百合佳缘的市场。
单身人士的核心诉求之一是扩大交友圈子,理论上认识的人越多,才能提高配对成功率。但同时,婚恋社交平台也需要过滤掉一些不靠谱的人。针对此需求,目前主要有两种产品解决方案:一种方式是把控入口,严格审核用户身份及信用信息,强调「小而美」。另一种方案是把控出口,依靠熟人/朋友的推荐、把关,只做「二度人脉」的相亲介绍。
前者的典型公司是「陌上花开 HIMMR」,这个平台专注于为国内 985 高校(现可放宽到 211 学校)及海外名校校友提供婚恋交友服务,通过严格的学历硬条件筛选,该平台(在世俗意义上)用户质量都很高——学历体面、职业多是金融圈、投行圈、国企等「金领」。这家公司还是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合作伙伴。
据 IT 桔子了解,只做熟人介绍的典型项目有一号媒婆、找到 ta、人人红娘,但这几个项目目前均已关闭。
值得注意的是,一号媒婆是由原百合网副总裁慕岩在 2014 年底创办的,该产品逻辑是用户作为媒婆,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为某个朋友介绍对象。但后续发展也不尽如人意。2019 年慕岩再次启动新项目「脱单大学」,弱化相亲的目的性,尝试以教育培训的模式切入婚恋——将情感课程学习作为入口,盈利模式是收取学费 365 元/年/人。
除了模式的差别外,在产品层面,各家社交产品也会依据用户心理,在产品机制、技术算法、运营玩法等维度做一些考虑和设计,目的是尽量减少用户主动筛选的过程,避免在不合适的人身上浪费过多时间;或者是让「社恐」患者不再纠结,迈出恋爱交友的第一步,比如「糖呗 APP」宣称运用 AI 客服帮助用户找话题,避免「把天聊死」的尴尬。
再比如,一些产品可以通过兴趣、标签、问答来匹配用户,这也是陌生人社交产品常见的玩法。还可以随机匹配,模拟线下「偶遇」的场景——「恋恋 app」就推出过「缘分绣球玩法」,用户通过广播功能发送带图片的花朵即为抛绣球,此功能与 QQ 空间的「漂流瓶」如出一辙。
还有的 APP 尝试用全新的玩法赋予交友以更深的意义。像「恋爱圈」和「橙 App」都强调「女生把握主动权」,在恋爱圈只有女生可以发起对话。据 IT 桔子了解,橙 App 由即刻团队在去年 3 月推出,橙谐音「成双成对」的「成」,用户通过手机号成功注册后即可体验游戏化的恋爱社交玩法:点开推荐的异性列表(每天限量 20 位),女生有评价打分权利,负分男生会被「送走」;还有简单趣味的「三观」测试题,系统据此会显示出双方的匹配度(OK 值)。
当然,有了创新的玩法、模式是远远不够的,社交 APP 是强运营驱动的,很多时候还得依赖于用户运营推动用户持续使用产品,而且要尽量避免低俗/恶劣的事件伤害产品口碑。
此外,IT 桔子还发现最近出现了一些更加垂直细分、场景化的婚恋项目,比如主推离异人士的「再婚相亲网」,提供线下轻综艺活动+恋爱社交服务的「UNMASK 社交实验室」等。
3
最近拿到融资、发展还不错的婚恋相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