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烟花” 筑就温暖屏障
发布时间:2021-07-2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萧山金利浦民间救援队逆流而上。
临浦镇华家村,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抗台抢险。
上城园林绿化中心工作人员雨中修理树木。
临安连夜转移1521名C级危房住户。
靖江三小避灾点,新杭州人李光兰在鞋垫上巧手绣出“风雨同行”。
河庄建设村避灾安置点提供爱心晚餐。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险情就是战场。
台风“烟花”来势汹汹,杭州各地闻“汛”行动,隐患排查实、人员转移快、城市防范密、应急准备足,全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一场台风就是一场考验。那些穿梭在狂风暴雨中,跋涉在山间村道的逆行场景,那些赤脚上阵、徒手清理下水道堵塞的感人背影,那些守望相助共御台风的瞬间,凝聚成一座城市的温暖屏障,也汇聚成全市上下战胜“烟花”的磅礴力量。
群众“呼声”就是命令
屋顶漏水、电表箱着火、独居老人求助……群众的“呼声”,就是命令。
7月25日凌晨4点,长庆街道新华坊社区一居民家中楼顶渗漏,社区工作人员接到求助后爬上楼顶,用疏通设备对楼顶堵塞部位进行紧急处置,因水管位置隐蔽,处置人员只能在大雨中伏身趴在楼顶,爬进狭小的缝隙中,用手一点一点疏通堵塞部位的垃圾。经过约20分钟的处置,楼顶雨水管被成功疏通,终将险情排除。
台风天,拱墅的老牌爱心车队风雨无阻——24日晚6点,暴雨突降,黄飞华爱心车队队员准时来到浙一医院,接上结对的血透病人骆大伯回家;25日下午,车队接到一位李大爷的紧急就医电话求助,队员马师傅火速赶到老人家中,送他去医院紧急就医。
“‘风雨茅庐’旁一棵大树对文物安全构成隐患,请求紧急处理!”7月25日一早5点多,上城区文广旅体局接到小营街道求助电话,称有棵大树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马上处理。“风雨茅庐”,是著名作家郁达夫在杭州的故居。上城区园林绿化中心工作人员登上升降梯,爬上树木高处,用电锯修整树枝,每次作业,油锯的嘈杂声萦绕耳边,盖过了呼啸的风声。五个人共花了六个小时才将树木处理完毕,确保文物平安。
7月25日上午,受“烟花”影响,密集的雨水和大风把大量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冲刷、吹拂到桐庐县分水镇义林溪河道里。从汤村自然村巡查危旧房回来的保安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启勇第一时间带领义林溪河道长蒋能胜、沈伟强等村干部赶赴现场,实地查看险情。为了及时清理枯枝,张启勇拿起锄头甩开了雨伞,径直踩着河道旁石头跳入了水中。挖、抓、扔,再挖、再抓、再扔……短时间内,他一直保持着相似的动作,毫不松懈。枯枝被慢慢清理,上游的水流大量冲击而来,张启勇大半个身子都泡在了义林溪里。
在临平星桥街道万乐社区,党员干部排摸独居老人情况,在台风来临前把居住在老旧房中的87岁金奶奶和88岁黄奶奶送往儿女家中;临平街道庙东社区居委会接到辖区一位业主求助电话,其家里顶楼木质葡萄架被风吹得摇摇欲坠,请求帮忙,该街道拆违办工作人员立刻行动,半小时拆除葡萄架,成功解除安全隐患。
“码”上与“烟花”拼速度
防御“烟花”,西湖、滨江、余杭等地,运用大数据和智能手段,铺开了一张实时、鲜活、多维、精准的数字“结界”,构筑防汛防台新屏障。
西湖区利用今年打造的“西湖码”智慧平台,和台风“烟花”比速度,做好防范应对。7月25日上午8点16分,西溪街道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收到西湖码平台信息“文二路文二新村2幢绿化带内有大树倒地,存在安全隐患”,即刻派单,北部防区工作人员及时接单,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8点28分处理完毕并反馈。7月24日以来,居民通过“西湖码”平台爆料1097件,其中涉及台风相关安全隐患共38件。在西湖区统一协调指挥下,“码”上响应马上办,1097件事项均已快速高效完成处置并及时跟踪反馈,得到了事件爆料者的肯定。
在杭州晓风印月项目干活的小王,收到滨江区“平安工地一码通”平台发来的防台避灾信息提示后,通过平时上下班扫码的一码通应急管理模块所显示的应急安置点,快速转移到了一公里外学校的体育馆,完成扫码签到后,在滨江区住建局智慧管理中心的大屏上,转移人员实时更新。“平台不仅能够掌握签到人数,还能够快速掌握哪个工地哪位工人尚未完成转移安置,这极大提高了防台转移安置人员的效率和精准度。”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截至24日晚,滨江建设工地20705人全部完成安置。
7月24日早上8点多,余杭闲林街道西溪源村村民拨打村民情热线“88653110”反映,留和路的积水已经快漫到大腿,车辆无法行进。“村110”接警后,把警情下派到警务站,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巡查核实,城管联动一边疏通管道,一边在路口摆放隔离桩,引导市民安全绕行,快速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这是余杭首个“乡村微脑”——闲林街道西溪源村“乡村微脑”的应用成果,利用监控布点+视频巡逻+现场巡查的方式对辖区山头、小流域、小水塘、地质灾害点、留和路积水易发点等区域进行实时监控,让防汛工作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重点人群安置转移“一个不能少”
台风“烟花”来势汹汹,杭州各地火速响应,居住在低洼地的居民、奋战在城市建设一线的外来人员,均得到妥善安置。提供一日三餐,准备了毛毯、应急灯等物资,播放红色电影,提供党史书籍,志愿者24小时值守……在杭州各地的临时安置点,各种暖心服务让群众住得安心、舒心。
在杭州最大集中安置点,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和综合训练馆已安置亚运工程建筑工人约2.3万人。国博还在每个展厅配置热水装置、消毒机,并为建筑人员提供方便面、火腿肠等食物。考虑到每个展馆人数多达3000余人,杭博实时检测场馆温度,降低安置人员感冒发热概率。截至7月25日21点,萧山共启动避灾安置场所515个,全区累计转移人员107220人。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战“烟花” 筑就温暖屏障